長頸族村如「人類動物園」?另類美麗全在旅客心態

圖、文/旅行說說話小巴士駛過黃土泥巴路,約莫兩小時的車程才抵達泰北清萊最有名的長頸族村─克倫村(Long Neck Karen)入口處,小路蜿蜒、兩旁空無房舍的景象,更添神秘感。直到高腳茅草屋出現在眼前,才宣告這羣匆匆的旅客走進他們的生活。跟泰北其他的長頸族村落一樣,克倫的族人緬甸發生內戰的數十年前,越過國界來到泰北定居,部分住在眉宏順府(mae Hong Son),也有部分住在清萊,與阿卡族、寮國耳族,而克倫這裡還有中國的哈尼族瑤族,因爲算是非法住民政府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成爲另類觀光景點。 ▲▼除了長頸族,這裡還有阿卡族(上左)、大耳族(上右)及瑤族(下)。

在造訪村落前,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觀光」是具有爭議性的,因爲總有人說這樣與「人類動物園」沒兩樣,來到這裡的旅客,豈不是都把他們當作「奇怪」的人物來觀看、拍照?但他們藉由觀光客到來消費,賺取微薄的收入,如此矛盾的存在,想到這裡,就會感到莫名的心酸

探究未知是旅行相當令人着迷的一環,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吧!想親近長頸族的生活,但並非不尊重的眼神、沒禮貌言行,而是帶着與他們交朋友的念頭,我想就會有不同的收穫。

在抵達克倫村的第一個攤販,阿卡族女孩叫住我,告訴我檯面上的小包包都是她手工縫的,有大中小,希望我可以買一個幫助她,說真的,因爲知道他們生活困苦收入全是靠觀光客的造訪、掏腰包,因此很難抵擋這種無助的哀求,我買了一個不過一百多泰銖的小包,並提出可以幫女孩拍照的要求,她害羞的笑了笑,並幫我戴上她縫製的「阿卡族帽」請我和她合影,相信在那一刻我們的微笑都是真的。

在克倫村沿途一攤又一攤的攤販,有阿卡族、哈尼族、瑤族、大耳族,最後纔是長頸族居住的地方。十出頭歲的少女,站在族裡的第一個攤販,頸上厚重的金環形成衝突的美感,立刻引來旅客爭相拍照,少女面無表情的像是此起彼落的快門聲根本不存在;還有約莫5歲的小女孩騎着腳踏車脖子上同樣掛着金屬的環圈,實在有些教人不捨。

導遊說,長頸族們5歲就開始在脖子、手腕膝蓋穿戴銅環,3至5年就加一圈,60多歲就約將近30圈的銅環;傳說是在古老時候,族裡的一個女孩夢見老虎咬她的頸部,於是她的父母着急的問族裡的老人家,老人家說:「這表示會倒楣,應該在脖子上穿環。」原本只是在某個時辰出生的女孩才需要穿環,但後來族人開始覺得穿環是美力的象徵,且環數越多越漂亮;另外也有一說,是因爲族人被殖民古時候女孩爲保護自己,要讓殖民者認爲這女孩很怪、很醜,纔會戴上頸環,無論如何這樣的習俗就這麼流傳下來。村裡還有好幾位年邁的婆婆,脖子、手腕及膝上厚重的銅環,成了「最美麗的象徵」。旅客要求合照,老婆婆親切的答應,面對鏡頭笑得靦腆,拍照完仍不忘推銷攤販上的手工品或是織布,買了一條簡單的針織圍巾,她們便滿足的頻頻道謝,也許他們都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最老的婆婆約60歲,脖子上有將近30圈的銅環。

有許多人詬病泰國政府把它們當作促進觀光的工具,也有人認爲應該拒絕登訪這樣的村落;但若再也沒有觀光客、攤販上的手工藝品賣不出去,實在難以想像在政府想到更好的安頓方法前,他們的生活該如何過下去?也許歷史背景造就現今的生存方式,而從她們收下銅板的那刻,可以明白的是,知足的他們即便微薄收入,也能讓他們感到愉悅。

或許根本不必多餘的自以爲替他們設想,對他們來說,旅客相中的小小紀念品就是他們滿足的生活所需來源。而只要想着,旅行中選擇造訪長頸族村落,是因爲沒看過、很好奇嗎?看到她們脖子上一環又一環的銅圈,你能認同他們眼中的「美」嗎?▲也許不需去詬病他們運用觀光財的生存方式,而是能否調整自己造訪的心態。想關注更多旅行訊息?歡迎加入「旅行說說話」粉絲團>>>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