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吃喝常咳嗽 小心這病讓生命力變差

吞嚥障礙長者多有共病,照護者備感困擾。(林口長庚提供/陳志祥傳真)

隨着全球人口高齡化,隨之而來的吞嚥困難與營養攝取議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今年6月底我國老年人口達到352萬人,佔總人口比率14%,如何幫助長輩取得完整的營養素水分,將是未來照顧長者的重要課題

88歲的楊伯伯在1個月前突然中風,右半邊肢體癱瘓、吞嚥障礙,經常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後來經過1個月的吞嚥治療,楊伯伯已經可以用嘴吃軟質食物,可是他又時常抱怨食物難吃,愈吃愈少,體力愈來愈差。

臺灣人口結構已是「高齡化社會」,林口長庚復健部主任裴育晟表示,高齡長者因神經肌肉活動力下滑,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東西愈吃愈少或是不想吃,因而伴隨營養不良、肌少症與水分不足等,可能因而出現身心問題

目前日本的65歲以上人口高達351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因此日本有許多照護經驗相當值得臺灣借鏡,林口長庚邀請4位日本專家參加「臺日吞嚥障礙治療暨營養照護學術研討會」,分享日本對於高齡吞嚥障礙者臨牀評估技術、治療與營養照護。

這場研討會想要提升國內高齡長者「吃得安全、吃得好」的生活品質,林口長庚語言治療師陳美慧指出,吃少、不愛運動的吞嚥障礙長輩更要避免產生可怕的肌少症、免疫下降問題。

陳美慧建議,儘量由口進食取得完整的營養素與水分,若有吞嚥障礙的高齡長者經過口腔動作力量檢查判斷後,以適切的口腔動作、吞嚥技巧訓練,選擇適合的食物質地,長者仍能用嘴巴安全進食。

日本在2013年結合產界醫界業界制定針對吞嚥困難者的介護食品質地分級制度,而推動食物分級制度日籍教授栢下淳特地前來臺灣,分享日本目前食物質地分級的應用與學術研究

吞嚥障礙的長者多有共病,裴育晟強調,如果發現喝水或吃東西經常出現咳嗽、或是嚴重流口水,可能是吞嚥困難的徵兆,建議儘快就醫檢查,尋求正確的復健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