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新冠死亡通報高於背景值 學者指過半死於這兩項

4月28日~5月15日間,臺灣70歲以上通報死亡爲萬分之52,已高於萬分之23.9的同時期全死因死亡率。(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連6日破6萬人,今年本土個案總數到昨日正式突破80萬人,其中282人死亡。公衛學者指出,今年1月以來,臺灣Omicron疫情期間的死亡個案,不論是70歲以上或以下,平均都低於疫情前5年的背景值,但若單看近2周,70歲以上死亡個案的通報已高於全死因死亡率,這意味着新冠死亡個案中有5成3死於直接感染、醫療量能緊縮造成的間接死亡。爲避免醫療量能、行政量能過度消耗,學者建議政府在5~6月間依《傳染病防治法》進行政策調整,以降至第4類傳染病爲目標,讓防疫策略走向自我監測。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依Omicron萬分之36的致死率,截至6月底,國際間預估會產生116萬775名通報死亡個案,較去年7~12月Delta期間的147萬9882例低,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發表的直接、間接死亡估計達1490萬,明顯較高出許多,其中原因除感染致死,更重要的是因新冠肺炎的流行導致醫療量能緊縮,民衆無法預防、治療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又以美洲、歐洲及東南亞最嚴重。

陳秀熙表示,Omicron與Delta致死率差異大,總死亡數卻差異不大,Delta易重症致命,Omicron則以輕症居多,這導致國際間過於注重輕症個案,出現間接、超額死亡的現象,死亡數被低估。公衛學者林庭瑀以紐西蘭爲例,2019年70歲以上的全死因背景死亡率爲每萬人分之378,70歲以下則是每萬人分之5,當地流行初期70歲以上通報死亡多於同期背景死亡,70歲以下則沒有,顯示當時已有因醫療量能產生的間接死亡,但尚未影響70歲以下族羣。到了3月中,醫療量能緊縮的情形加劇,進一步導致當地70歲以下通報的死亡超出背景值;

另以大量篩檢的南韓爲例,早期許多資源都耗費在輕症個案的治療,情況與紐西蘭相近,在流行初期,70歲以上率先受影響,隨醫療量能緊縮加劇,進一步影響70歲以下族羣;而英國情形較不同,1月已達流行高峰,在過去1~3月間,不論是70歲以上或以下,通報死亡都明顯高於同期背景死亡,顯示當地醫療量能受到挑戰。

至於臺灣,陳秀熙表示,以2015-2019年平均全死因背景死亡率進行分析,70歲以上背景值爲每萬人分之523.1,70歲以下爲每萬人分之29.4,而臺灣在過去1~5月間,新冠肺炎通報死亡率不論在70歲以下或70歲以上,皆小於流行前背景死亡率,表示過去5個月整體防疫佳。

不過若單看近2周,4月28日~5月15日間,臺灣70歲以上通報死亡爲萬分之52,已高於萬分之23.9的同時期全死因死亡率。陳秀熙表示,這意味着目前所通報的新冠肺炎死亡個案中,有53%來自於染疫的直接死亡,以及醫療量能緊縮所造成的間接死亡,這不容忽視,如何避免後續直接、間接的超額死亡,是目前最重要的議題,「不要忘了紐西蘭、南韓後期,70歲以下的死亡也超過背景值,我們必須引以爲戒,克服醫療量能不足的問題」。

爲避免醫療量能、行政量能過度消耗,陳秀熙建議以快篩及流感化自我監測爲主,滾動式調整一般族羣(已施打疫苗族羣)的防疫措施,從醫療機構走入社區基層,賦予個人自我監測的能力,走向紐西蘭、新加坡的模式,這些修正須在5~6月間完成,可以《傳染病防治法》作爲依據,調整爲第4類法定傳染病爲目標,其中第44條可藉由專責醫院與集檢所調製醫療量能,第5條爲調整自我監測、居隔措施的依據。一旦新冠肺炎調整爲不必在24小時內通報的第4類法定傳染病,就能讓行政壓力得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