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如買基金"!上證指數3年"0漲跌" 基金卻大賺

(原標題:果然"炒股不如買基金"!上證指數三年"0漲跌",基金卻大賺50%以上,更有近200只業績翻倍,最高超200%!)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市場每一天都在起起伏伏,各種風格投資者穿梭其間,各人有各人的收穫。從近兩三年市場看,頻頻上演的是演“炒股不如買基金”。

基金君發現,在3年前,也就是2017年11月17日,上證指數收於3382點,而2020年的11月17日,上證指數收盤於3339.90點。這意味着,差不多3年來上證指數是“零漲幅”,而期間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獲得50%以上的收益率,更有近200只基金實現業績翻倍。

公募基金大面積跑贏上證指數的背後,顯示出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性,抓住了市場結構性機遇。更重要的是深刻體現市場的變化:市場越來越成熟了,股票定價更趨理性,專業投資機構話語權上升。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產品做中長期投資(注意不要追漲殺跌),可能是個好選擇。

3年上證指數漲幅“歸零”

偏股基金完勝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對A股來說是個重要的是指標,近兩三年間,市場持續圍繞3000點上下波動着。

數據顯示,自2017年11月17日,上證指數收盤於3382.91點,而2020年的11月17日的3339.90點,差距甚小,幾乎“零漲幅”,爲-1.27%。今日A股小幅上漲,上證指數報收於3347.3點。

不過,這三年間結構性行情明顯,除了上證指數表現一般外,其他主流指數表現尚可。其中表現最好的是要數創業板指,這期間漲幅達到44.94%,此外如深證成指、滬深300、中證500、中小板指的漲幅分別爲21.6%、18.78%、-0.39%、16.24%。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業績要好於主流指數。基金君選擇了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主動權益類(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靈活配置型)、權益基金(主動權益+指數產品)這四類來看,指數沒變,每一類型的權益基金平均收益都賺錢了。(這一數據剔除成立未滿三年,分級基金僅計算母基金收益。)

表現最好的是最低倉位是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相比其他類型基金有一定超額收益,顯示出公募基金在選股上具有明顯優勢。數據顯示,此類基金的收益率達到66.45%,超越期間所有的主要指數,最低倉位爲60%的偏股混合基金也整體獲得了61.77%的收益率。此外,主動權益類基金和權益類基金也分別獲得50.38%、46.35%的收益。

(這一數據剔除成立未滿三年,分級基金僅計算母基金收益。)

不僅從基金平均業績上“完勝”指數,其實從獲得正收益的概率也高於市場。截至2020年11月17日,這三年間股價上漲的上市公司達到1618家,佔比爲39.68%。值得一提的是,更有459家公司股價遭遇腰斬,在全部A股市場中佔比達到了11.08%。

而從基金表現來看,2017年11月18日以來,若僅算主動權益基金,納入統計的2543只基金(各類型分開計算)中,出現虧損的僅47只,也就說差不多有98.15%的基金跑贏了上證指數,顯示出公募基金整體投資優勢。不過,跌幅最大的基金,期間虧損也超過48%,首尾差異巨大。

三年涌現一批“牛基

2017年11月18日,當時還處於2015年上半年那一輪牛市喧囂過後的恢復期。

當時市場正從市場調整的痛苦中逐漸恢復過來,但整體平淡,起起伏伏,偶爾有些亮點,直到2018年底市場開始有所表現。而這三年市場風格特色明顯,更重視企業內生價值,重視價值投資,因此以茅臺等中國核心資產的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尤其是2019年、2020年兩年間,科技、消費、醫藥等領域牛股層出不窮,結構性機遇頗多。

而在這一期間中,涌現出一批抓住市場機遇的牛基。若從全部權益型基金來看,業績超越100%的產品逼近200只,爲195只(各類型合併計算,剔除C類)。

令市場矚目的是業績最好的是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這段時間的收益率高達210.29%,這隻基金成立於2015年9月10日,其基金經理爲曲揚。這也是這期間唯一一隻業績超200的基金。

其他業績超190%的還有萬家行業優選、富國新動力A、富國精準醫療,收益率分別達到196.81%、195.32%、191.57%。其他表現較好的還有金鷹信息產業國泰融安多策略、交銀醫藥創新等。

還有一大批基金業績超過100%,其中不少產品成立2016年和2017年市場較冷清之際,同時不少產品是醫藥、科技或者消費類的主題基金,因此更好的把握住了市場機遇。

投資三大啓示錄

自去年開始“炒股不如買基金”就反覆被各大媒體提及,基金君也多次報道了這一內容。

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場上存在結構性行情,而普通投資者面對市場上衆多的股票,沒有專業的研究能力,整體賺錢的概率就不會很高,而公募基金則是“專業選股”,因此更能在市場在抓住機遇。

同時,近些年市場更關注公司的內生價值,市場越來越成熟、理性,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在提升,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以公募基金爲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也更具備優勢。

因此,在投資者篩選基金時也需要有一些啓示:

第一、 注意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可以簡單理解爲持有時間長,因爲擇時太難,非常容易錯,不如持有時間長來賺錢。當然,有的具備很高素質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波段賺錢也是實力,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最好是選擇優秀基金經理長期持有。

歷史數據顯示,持有基金時間超過三年,基本賺錢的概率可以到90%以上。同時,時間越短,基金業績分化越大,篩選難度也非常高。

第二、 注意看基金經理風格。

不少投資者在投資權益基金往往並不關注基金經理的風格、適合他風格的市場環境,而更多是看到淨值衝上去之後投資,有可能就投到了風格不合適的時期或者就是一次“追高”市場的行爲。

若投資者遇到好的基金經理,或者是抓住市場機遇的基金經理,確實可以無懼漲跌,收益也不錯。但是也有一批基金經理未能把握住市場機遇。投資者應該更關注基金經理的風格和投資能力,以及這一風格更適合哪一類市場,而不僅僅關注業績。

能夠長期持續爲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的基金,其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通常來說是穩定的,其投資業績在多數市場環境中可被複制,而不是依靠短期的市場機遇。這類在過去10多年市場波動中被證明了實力的基金經理,是市場寶貴的稀缺品,可以重點關注。

第三、 注意資產配置。

過去一直談的最多的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其實產生這一問題的因素頗多。但背後也有基民沒有堅持長期投資的思維,也沒有堅持資產配置的思維,經常在市場非常熱鬧的高位大量申購基金,而在低位的時候卻沒有申購,甚至於還割肉離場。因此,有基金經理就建議,要確立長期投資的資產配置思維,且要學會越跌越買。

投資者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資金屬性和風險偏好,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隨着連續兩年的結構性行情,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價值相較年初有所下滑,同時和其他類別資產比,其性價比也在降低,因此除了權益基金外,也可以適度關注一些其他類別資產。

此外,若佈局權益基金,除了挑選符合自身能力和偏好的基金和基金經理之外,也最好堅持中長期投資,考慮採用定投的方式,來獲得中長期的業績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