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服貿訂監督條例、馬英九下臺及臺獨訴求有可能實現嗎?

劉性仁

這次學生抗議服貿,其本質是反中、對中的恐懼性與仇恨心態、對馬英九個人國民黨的厭惡,以及追求臺獨訴求是這次服貿爭議的主要核心關鍵;也就是說,表面上是經濟民生議題,然而本質上卻是意識形態及政治爭議問題。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贊成與反對者只會更加對立,爭議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就學生及反對民衆的訴求,已經表達的很清楚,許多訴求並非不可討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工作本來就是很重要,問題是面對已生效一段期間的服貿,這是不能溯及既往問題;臺灣要撤回服貿還必須考量國際觀感大陸當局的態度,臺灣不能天真的以爲「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事實上,各界都正冷靜看臺灣民主的發展,大陸當局也正冷靜看待臺灣各界的反應,任何媒體企業公衆人物團體表態,其言行是否一致?日後大陸當局或許會有所動作,大陸當局倘若不願撤回,那臺灣方面又該如何處理?大陸不需要靠圍堵臺灣國際化及與阻擋臺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的速度,其它國家自會揣摩大陸當局心跡,這一點臺灣不得不注意其所帶來的後遺症

任何媒體、企業、公衆人物及團體的表態,都必須設想未來的後果效應,如果反服貿,言行一致,倒還情有可原;就怕又要普享服貿所帶來的好處,又要逢中必反,恐怕天底下沒有那麼便宜的事,天下沒有這種笨蛋

反服貿者,其「非我同類,其心必誅」的心態實在不足取,只能照着我的意思來做纔是正確的,倘若如此那就繼續僵持下去;反服貿者反中的心態明顯,但不應矇蔽服貿的本質與事實真相,它對臺灣確實是利多於弊。

民衆厭惡馬英九的心態很清楚,但也不能逢馬必反、因人廢言,馬英九有任期制,這些要馬英九下臺者,既沒有民主服輸素養,也缺乏理性的論述,法律自有規定總統不適任的條件,而不是由反對民衆自我來認定。

至於大家其實都很清楚,反服貿羣衆中許多號稱臺灣心就是要追求臺灣獨立,仗着年輕羣衆恐慌心態,操作檯灣意識到極大化的地步,但這能改變臺灣的現狀嗎?能夠改變臺灣所面臨的困境嗎?

筆者必須沉痛的說,政客的挑弄絕非一句爲了選舉就可輕鬆帶過,言行一致一向是教育中教導的重點,民進黨今日所作的操弄終將造成民共僵局無解的結果,就算民進黨日後執政恐怕也不好過,這是大家必須省思的問題。

美國方面當然會沉穩地因應臺灣服貿爭議,充其量誠如國務院副發言人哈夫(Marie Harf)在國務院例行記者會的表態,美方一向高度支持臺灣充滿活力的民主,也就是這樣的民主,使得各項議題可以進行健全的政治對話,也說服貿議題必須由臺灣自行決定。但美方及國際對於臺灣抗議學生所帶來的種種動亂及影響也絕非如學生所設想般能夠獲得同情與支持。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卜睿哲的表態儘管是個人意見,不代表美國政府,但他肯定馬總統化解反服貿的誠意與努力,認爲馬總統的談話非常具有說服力。這一點恐怕反服貿者,也必須仔細深思,勿被激情所誤

總之,大家都期盼臺灣未來會更好,社會更和諧與進步,那麼我們都必須爲和平出一份心力,學生已經充分表達訴求,也透過大型活動展現公民的力量,那麼學生就應當早日回到學校,因應即將來到的期中考,讓臺灣社會早日恢復平靜吧!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