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現代學校改革 解開公辦學校繩索

光明日報報導四川成都新津縣高級職業中學選聘副校長不是教育局說了算,而是由學校成立的考覈領導小組決定。自主選用中層幹部,重大事項通過全體教職工表決通過即可實施,自主權的擴大激發了教師們的責任感歸屬感

新津縣高級職業中學是成都市50所推行管辦評分離改革試點的學校之一。自去年獲批全國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綜合試點單位。

成都武侯區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西區學校,校長鬍平將學校的改革概括爲兩自一包:教師自聘,管理自主,經費包乾。

作爲公辦學校,學校現在有130餘名教師,但有編制的僅有6人。

胡平坦言,教師招聘由學校自主完成,教育局只對其審覈和監督,剛開始很擔心沒有編制無法吸引教師且留不住教師。儘管第一次選聘報名人數不多,但隨着社會的認可,學校的第二次選聘一下子來了3000多名報名者

胡平說,學校爲教師完善各類保險,並實行嚴格退出制。學校自聘教師打破了公辦學校教師的鐵飯碗,可以按需選人;過去公辦學校因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往往對教師的需求無法及時滿足。與此同時,學校的招聘小組要和應聘者接觸多次,對其各方面有全面瞭解,實現人盡其才。

武侯區教育局對川大附中西區學校教育經費撥付實行經費包乾制(大型基建、維修和設備設施採購除外),以生均經費形式打包,年初一次性撥付,年度包乾,由學校自主管理和使用。

學校的教師收入由月工資部分獎勵部分組成,將個人所得與育人目標有機結合。胡平的辦法是學校事務實行專案制,把事務打包公開,在全校徵集執行團隊,教師可自行申請,學校給以專案經費。所有教師都以主人姿態參與學校建設,教師全年平均收入同類公辦學校同層次在編教師高10%左右。

兩自一包是否意味着學校、校長的權力更大?胡平說,學校的確擁有了更大的權力,但這些權力也是有監督與制衡的。學校的重要事項須報備教育局,教育局對學校經費使用情況一年一審;學校內部的教職工大會校董會等也擁有了明確的許可權

川大附中西區學校作爲一所新辦學校,在辦學1年後的測評中,家長滿意度學生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7.1%、98.7%。

新都區旃檀中學和旃檀小學,兩所學校同步邁入管辦評分離試點改革。教育部門在明確了學校的權責關係後便退居幕後,實現管理和辦學的分離。兩所學校制定了學校章程,建立起公開民主的管理新方式

旃檀中學校長楊再斌說,人事權財政權、辦學自主權下放後,教師由區招區管變爲校聘校用,徹底改變「能多不能少」、「幹多幹少,幹好幹差一個樣」的薪酬弊端。更重要的是素質教育可真正落地。這學期,旃檀中學學生每週三下午可自主選擇、走班上課,這樣的課程已達19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