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小時代》纔是你的奢侈品啓蒙聖經!

導演比演員更有看頭的《演員請就位2》上週末迎來了決賽,關於郭敬明的各種熱搜終於伴着胡杏兒奪得“最佳演員”暫時落幕。

比起郭敬明重新定義 S 級然後擡手就拼錯了“ special ”,以及被爾冬升懟得眼淚 Prada Prada 地掉等話題,一段僅有9個讚的評論反而更讓我感到頭皮發麻——

大部分人的成長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1、喜歡郭敬明,看着《小時代》喊着小四小四的階段

2、再也不想提起經歷過第一個階段的自己的階段

u1s1,確實。

儘管我和我的閨蜜長大後都不約而同地,對她曾經託在上海的表哥買了一本限量版的《小時代》作爲我十幾歲的生日禮物這件往事隻字不提。

但仔細想想,現在在下午茶聊起購物時提及的品牌,不少都是由郭敬明在12年前植入在我們認知裡的。

郭敬明在08-11年搭建的“小時代宇宙”,確實稱得上是不少青少年的“奢侈品啓蒙聖經”。

2009年,國產服裝品牌纔剛剛需要面對快時尚電商

當時打開《小時代》,從頭到腳都在追求“美特斯邦威”的我也剛剛瞭解到,原來時裝行業裡有一個叫“ Max Mara ”的品牌,一件大衣就能買幾卡車的美特斯邦威、凡客阿依蓮、以純和森馬

Max Mara 2021 SS

要不是林蕭摔了宮銘的 Baccarat 杯子,書包裡塞着特百惠的我可能也想象不到,有的玻璃杯是需要人(林蕭)即便“掏光口袋裡的八百塊並且透支一千塊的信用卡”來買還不夠的。

"當我在面對着神色高貴的服務生詢問了半天終於看見了被我打碎的宮洺的那隻杯子之後,在我可以清晰地從店員“你要買這個嗎”的冷漠口氣中聽出了“你怎麼買得起這個”之後,我在那隻被燈光照耀得流光溢彩的杯子前面傻了眼。"

——《小時代》片段

當年有多少以爲阿迪耐克就是校園潮流王者的女孩,在看到“水晶鏤空的 Jimmy Choo足以購買任何女人靈魂”的時候,第一次對高跟鞋產生了淺薄的收集欲。

當然,這個慾望在長大後很自然地被價格打敗了。

“無論你腳上踩着的是足以購買任何女人靈魂的水晶鏤空的 Jimmy Choo 高跟鞋,還是充滿着勞動情懷的綠色解放牌雨靴,你都能夠在人民廣場的公園中央,找到一張周圍停滿了鴿子的長椅,坐下來談個戀愛,或者喝杯酸奶。”

——《小時代》片段

雖然裹着“媽媽牌”厚圍巾很難想象“他脖子裡隱隱透出的紫色 Hermès 真絲男士領巾”到底是什麼觸感,但這反而讓無數少女在青春懵懂時期就隱約察覺到了Dolce&Gabbana 和 D&G 的區別。(P.S. D&G 是 Dolce&Gabbana 的副線

於是期待長大後能遇見一個穿着 D&G 白襯衫男孩,和他攜手進入上班需要噴 Dolce&Gabbana 香水的寫字樓工作。

“Neil 看着面前穿着 Dior 窄身西裝藍訣,和他脖子裡隱隱透出的紫色 Hermes 真絲男式領巾,聞着他身上散發出來的 Dolce&Gabbana 味道的香水,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起面前這個清秀的男生來。”

——《小時代》片段

如果說在2020年“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的凡爾賽文學是在用最低調的話在不經意間流露有錢的線索;

那麼在2008年郭敬明先生筆下的“小學”(小時代文學),就是在用最高調的語言和最刻意的方式炫耀着奢靡生活

據網友統計,《小時代》三部小說裡 Louis Vuitton 出現43次,Hermès 出現27次,Chanel 出現24次,Prada出現21次,Gucci 出現15次。

每一個閱讀過《小時代》的人都在這種如考研英語老師般敬業的重複下,完成了生命中奢侈品的“初體驗”。

在生活裡你很難看見有人會如此直白地用排比品牌的方式炫富,而且由於極度缺乏生活色彩,這些段落的荒謬感會讓你在將信將疑後選擇理解爲——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一定是因爲我太窮。”

“哄好一個兩歲小孩僅僅需要一條愛馬仕毛毯、一個LV 錢包、一條梵克雅寶項鍊、一瓶嬌蘭帝王之水。”

有這些錢不如直接僱我哄,謝謝!

爲了維持角色人設,喝奶茶的畫面中郭敬明會細緻地描寫杯具,溫情脈脈的姐妹投食橋段也不能放過食物包裝袋上花紋的細節

當時的天真我可能連自己昨天早餐用的碗筷長啥樣都記不住的,卻默默地 mark 了一個職場小 Tips :通勤一定要買大容量的 PRADA 才方便裝 brunch !

對人物吃穿用度細緻描寫的手法《紅樓夢》也愛用,沒事就來一段裝束模樣的,《金瓶梅》也算一位。

寫奢華寫貌美本無可非議,難受的是《小時代》給人一種“明明寫了細節卻又不見細節”的神奇體驗。

一句“我並不是因爲你有錢而喜歡你”彷彿被小學語文老師拿來做擴句例句一樣被表述成了:

“我並不是因爲你從小就有奔馳車接送而喜歡你,我也不是因爲你的 LV 包包而喜歡你,我更不是因爲你送我了 D&G 的靴子而喜歡你。就算你沒有一分錢,我也喜歡你。”

乍一看細節滿滿,實際一想索然無味,除了可以用文曲星學習機掌握新的奢侈品品牌,並不能進一步想象出奢侈品牌到底貴在何處。

知乎@司南

這個空缺在2013年得以填補。

十多年前郭敬明在小說裡用“像是剛剛被從《VOGUE》九月刊雜誌第五頁撕下來”形容穿戴 Gucci 最新的寶石藍皮帶的男人,十多年後他請來黃薇(《VOGUE》臺灣版主編)給自己的《小時代》系列電影造型總監。

在116分鐘的片長中塞進了七八十個知名服裝品牌,幾乎每個場景每個演員都要換一套造型。

還有二十幾萬的皮草、一百多萬的鑽戒、4800萬的玉鐲,甚至校服都是 Burberry 獨家定製的。

黃薇透露造型團隊前後共蒐集了三千多件衣物。

“這些品牌我也沒辦法一一道來,不過在電影最後導演剪了一個品牌鳴謝名單,播出時長大概有七分鐘吧。”

《小時代4:靈魂盡頭》片尾感謝的品牌名單

曾經在《小時代》小說中出現的各種奢侈品,像打廣告一樣擠滿電影,當年的讀者可以讀到啓蒙聖經的插圖版了——

愛馬仕毯子比想象中的厚實、菲拉格慕的西裝剪裁果然極佳。

對於2013年正懵懂的年輕人來說,電影《小時代》依然可以算是一部奢侈品啓蒙聖經。

它的服化道在華語時裝電影中仍相當有代表性,而郭敬明本人也還在時尚消費前沿探索——

日常喝濃縮了幾百種蔬菜精華的水、吃可以防曬的糖、蜂蜜也要是產品中愛馬仕級別的品質……

一切好像沒什麼變化,“中小學生奢侈品啓蒙大師”的稱號仍被郭敬明仍穩穩攥在手裡,只不過少男少女們查品牌名的文曲星變成了有道詞典筆……

仔細想想,我是真的心甘情願封郭敬明《小時代》作我的“奢侈品啓蒙聖經”。

不過,也就僅限於此了。

就像郭敬明開始養生一樣,看過《小時代》的人也在長大,紛紛從奢侈品啓蒙美夢裡清醒過來。

人的長大不僅在於認識更多奢侈品牌,不只是學會看新季走秀,不單單是有能力偶爾給自己買一個大牌包包做犒賞;

而是積攢了自己的消費經驗和生活後你發現郭敬明當年對奢侈品和金錢的執着,其實是一個窮少年對大城市拜金的以暴制暴。

身着 D&G 白襯衫的完美男孩只存在言情劇,穿着皮草吃環保紙包裹的三明治本身就很可笑。

那些曾經翹課也要拉着姐妹趕上《小時代》首映的我們,現在已經能對當初讀不準重音的品牌如數家珍,卻還是覺得穿優衣庫去上班最舒服,套格子衫的男孩也很可愛。

最後,用《小時代》的經典臺詞做結尾送給大家,祝大家在成長和理性消費的路上行穩致遠——

“當青春變成舊照片,當舊照片變成回憶,當我們終於站在分岔的路口,孤獨,失望,彷徨,殘忍,上帝打開了那扇窗,叫做成長的大門。”

《小時代》裡哪一個奢侈品讓你牢記至今甚至被種草?你對奢侈品的態度如何?

歡迎各位美少女們在評論區一起研討“小學”。

策劃 三三工作室

編輯 CC 小胃

運營 小藍 海帶

長期招聘線上作者,稿費500-1000

三三物色公衆號後臺回覆“招聘”查看詳情

本站新聞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