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高血壓藥竟成「不舉男」 他停藥找雄風「下場GG了」

血壓藥收縮血管壯男硬不起來。(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一名40歲的高血壓男子服用第二代乙型阻斷劑治療後,不僅經常疲倦影響工作,還出現勃起障礙副作用,因而自行反覆停藥,沒想到卻引發反彈性高血壓,心跳加速頭痛欲裂,還在公司會議上昏倒,被送往急診治療。醫師提醒,部分患者吃了降血壓藥後,會出現疲倦、手腳冰冷、勃起功能障礙等副作用,此時應儘速將症狀告訴醫師,千萬不能自行停藥。

高血壓爲臺灣第一大慢性病,盛行率高達25.2%,全臺約有462萬人深受其苦。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有7成4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知道自己罹病,但控制率僅有51%。臺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高血壓雖症狀不明顯,容易被民衆忽略,但若未積極治療,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風險會大幅增加。

▲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應定時量血壓,千萬不能自行停藥。(圖/公關提供)

王宗道提到,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如有合併糖尿病、心臟疾病或腎臟疾病的患者甚至需降到更低。要達到血壓控制,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還需要靠藥物控制。

臺灣高血壓治療藥物以乙型阻斷劑佔大宗,在治療上已有50年曆史,藥物機轉主要透過抑制心臟上的β腎上腺素受體,與減少腎素的釋出,達到降低血壓、減緩心跳的療效。雖然門診觀察發現,服用特定乙型阻斷劑的患者,常會反映疲倦、勃起功能障礙、手腳冰冷等副作用,但近20年內並更好的選擇。

2018年亞太心臟學大會17日至20日在臺北舉辦,歐洲學者Giuseppe Mancia教授分析國際治療趨勢建議將乙型阻斷劑中的「血管擴張型」列爲第一線治療之一。

▲亞太心臟學大會發布高血壓治療用藥新知。(圖/公關提供)

王宗道表示,健保去年9月已將該藥物納入給付。研究顯示,轉換使用新藥的高血壓患者中,5成自覺疲倦得到改善,4成5覺得手腳冰冷問題已被解決,且6成2對高血壓治療的滿意度明顯提升6。另外,因傳統藥物而有嚴重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轉換爲新藥後也從18%降到5%。

王宗道提到,傳統高血壓藥物作用爲「血管收縮」,約有2成患者會出現勃起障礙等副作用,對於有些正值壯年的男子,若有性需求,可能會靠自行停藥解決,但反覆停藥所引發的「反彈性高血壓」,恐會造成嚴重後果,提醒患者應做好早晚血壓監測,並依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如果懷疑因降血壓藥物的副作用影響生活,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千萬不可擅自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