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心食不自覺? 合法「食品添加物」明年可上網查

▲怕黑心!明年食品添加物可上網查,民衆不再霧煞煞。(圖/記者嚴雲岑攝,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食品中的「添加物」常爲引發食安問題的罪魁禍首,衛福部食藥署爲了讓民衆吃得安心,今(28)日宣佈將修改近50年未更改的「食品添加物功能類別」,將現有的17項擴充爲28項,並廢除「品質調整劑」一類別,讓業者依食品內添加的抗結塊劑、保溼劑、PH值調整劑等如實標示。食藥署食品安全評估科科長高怡婷表示,新版草案仍在蒐集各方意見預計明年底完成公告,2018年正式上路

高怡婷說,人類使用食品添加物,已有數百年曆史,「食品添加物不可怕,重點是要合法合理使用」。高怡婷提到,食品添加物最初多爲天然存在的物質,包括多種莓類含有苯甲酸乳酪發酵過程中產稱丙酸等,這些酸除了賦予食物特殊風味外,也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及延長食品保存時間

隨着科學日益發展,食品添加物的使用目的也越來越多元,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在香腸中添加亞硝酸鹽,除了可維持肉色鮮紅外,更重要的是可防止肉毒桿菌中毒;在金針菇中添加亞硫酸,除了可達到漂白及抗氧化之效外,還能達到防腐抑菌之效。

雖然依現行法規規定,若含有防腐劑產品皆須標示,但爲了讓民衆更清楚自己吃下肚的是哪種食品,未來食品添加物重新分類後,須先標記出使用成分,後方再以括弧註記用途。「如果業者在製造香腸時有使用亞硝酸鹽當防腐劑,那新法規上路上,就必須要改寫成『亞硝酸鹽(防腐劑)』。」潘志寬說。

食安問題頻傳,食藥署除了預計將原本的食品添加物從17項擴增到28項外,更計劃推出食品添加物檢索系統,只要民衆在搜尋欄上輸入「亞硝酸鹽」等添加物名稱,就可查到這些添加物適用的食品類別與限量標準,預計於2016年上路。至於新版的草案,則預計於2018年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