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藝術的開創者 「酷雲劇場」用十齣戲紀念孫正陽

京劇丑角泰斗孫正陽上週五以93高齡在上海辭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特別在YouTube戲曲頻道「酷雲劇場」推出「孫正陽紀念特輯」,釋出孫正陽過去在臺北演出的精彩影片共10部。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劉耀武

京劇丑角泰斗孫正陽上週五以93歲高齡在上海辭世,昨舉行告別式,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特別在YouTube戲曲頻道「酷雲劇場」推出「孫正陽紀念特輯」,釋出孫正陽過去在臺北演出的精彩影片共10部。自1990年代末期起近20年時間,孫正陽屢應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之邀來臺擔任客席,與李寶春合作演出十餘出精湛好戲,創演許多活潑可愛的人物。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指出,孫正陽擁有70年以上舞臺經驗,在上海戲劇學校與一代青衣顧正秋同屬「正」字輩,專攻文武丑。他幼功紮實,文武兼備,嗓音脆亮,唸白爽利,兼併南北流派特點,無論扮演男女老少任何角色,都能精準掌握人物風格,詼諧雅緻,戲而不謔,是位天才演員。他並獨創由丑角領銜的劇目,可說是當代丑角藝術的開創者。

辜公亮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羣指出,在很多表演形式裡,小丑都是搞笑用的;但在戲曲裡,小丑必須多學多能,扮演可信可愛、有自己的性情和故事的人物。在京劇生旦淨末醜的行當之中,只有丑角不設限 ──他忽男忽女,忽老忽少,允文允武,消遣別人嘲弄自己,還可以跟觀衆互動不算出戲。一位頂尖的醜在劇團裡是珍貴無比。

辜懷羣表示,孫正陽曾有15年的時間,每年到臺灣來,搭檔文武老生李寶春,爲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做文化公益演出。他敬業樂羣,爲人豁達,對待後生溫暖寬厚;無論新戲老戲都輕鬆拿起,永遠展現驚人的創作力。

「酷雲劇場」此次播放的十齣戲中,孫正陽從老人演到小孩,從男人演到女人,從正派演到反派,從文演到武,從嚴肅腹黑演到下流萌呆,從老戲演到新老戲,引領戲迷一起來懷念這位難能可貴的丑角藝術家。

●「孫正陽紀念特輯」播出戲碼包括:《奇冤報》、《試妻大劈棺》、《慶頂珠》、《孫安進京》、《一捧雪》、《十五貫》、《櫃中緣》、《巴山秀才》、《大英節烈》、《鳳還巢》。觀賞期間爲二週,即日起到3月25日週一晚上7點半爲止。【酷雲劇場】:https://bit.ly/3V5Be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