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贏不了中巴「梟龍」 專家:印「光輝」缺點一堆

專家認爲,光輝難以在國際市場上擊敗梟龍。圖爲巴基斯坦空軍梟龍。(圖/巴基斯坦空軍臉書

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5日報導印度自制的「光輝」(Tejas)戰機計劃持續推進,新版的光輝MK1A預定於2022年3月進行首飛,但專家認爲,光輝在武器整合、製造國權力系統可靠性設備出口難易度實際操作經驗層面,都不如中巴合作的JF-17「梟龍」戰機,因此在出口上恐難以與其匹敵。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13日報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總裁馬德萬(R Madhavan)透露,光輝MK1A的各項設計審查已接近完成,預定2022年3月進行首飛;該型機量產所需的奇異(General Electric)F404發動機採購協議也已幾乎達成,將於不久後公佈。

目前光輝正與梟龍競爭國際輕型戰機市場,包括馬來西亞空軍輕型戰機(LCA)標案阿根廷下一代超音速戰機計劃等,雙方都參與了競爭。不過印度智庫和平衝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資深研究員密特拉(Abhijit Iyer-Mitra)指出,光輝僅整合印度和部分西方國家的武器,表現不如擁有大量且完整大陸供應鏈的梟龍;而若想要使用西方國家的武器,買家可能不會選擇印度製造的戰機。

而巴基斯坦、伊朗北韓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更喜歡大陸產品,因爲能降低遭受國際制裁影響風險,且與手握否決權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打好關係,也是一大利多。

另外,梟龍包含的技術主要來自大陸,義大利航電俄羅斯發動機等設備的出口難度也較低;而光輝使用美製發動機、以色列雷達,以及混雜多國技術的航電設備,讓其出口作業相對複雜。

巴基斯坦軍事專家拉薩(Shahid Raza)則指出,目前僅有印度空軍採購光輝,且已服役數量不多。梟龍則已服役10年以上,並生產超過100架,相對容易受到國際客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