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厚皮 大陸內蒙發現遠古跳蚤能專吸恐龍血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看過電影「侏儸紀公園」的人,肯定對劇中蚊子琥珀化石陌生,而最近在中國大陸內蒙古,學者還真的發現了在恐龍時代的巨大跳蚤化石,體型是現代跳蚤的數倍,據說牠們的強力吸吮管狀器官能刺穿恐龍皮,吸血爲食。

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最新一期報導,中國和美國等國的研究人員內蒙古自治區發現9具跳蚤化石,其中有些化石的年代在約1.65億年前,比以前知道的跳蚤化石早了至少6000萬年。這些跳蚤身長約2.5公分,約爲現今跳蚤的8倍大,

▲中國內蒙發現侏儸紀時期的巨型跳蚤化石,專家研判牠們能吸恐龍血。(圖/新華網)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巨型跳蚤體表具有密集向後的鬃毛、足部多櫛狀剛毛,這表明它們已具備適應在寄生且具毛動物體表的特徵。此外,儘管體形比現代跳蚤相對巨大,遠古跳蚤的大部分特徵都與現今跳蚤相似,只是腿部不發達,是「不會跳的跳蚤」,專家由此研判現代跳蚤應是從爬行漸演化成跳躍方式行動

由於1.65億年前還是侏羅紀,是恐龍大行其道的時代,研究人員猜測這些遠古跳蚤可能以恐龍爲吸血目標。後來隨着地球物種的演化變遷,這些跳蚤才逐漸開始以吸食哺乳動物,之後隨着體形逐漸變小,進而演化出強大的跳躍能力

現代跳蚤成蟲無翅、體小而側扁,靠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血液生活。和其他寄生性昆蟲一樣,跳蚤難以保存爲化石,目前在中國發現的跳蚤化石多保存於新生代琥珀中,是爲現代類型,關於蚤目起源及其中生代的演化證據還是長期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