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保育特展曝蹤影分佈變廣 專家:墾丁也出現了

每年2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屏縣府邀請穿山甲專家孫敬閔在智慧農業學校推出穿山甲保育特展。(謝佳潾攝)

每年2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屏縣府邀請穿山甲專家孫敬閔在智慧農業學校推出穿山甲保育特展。(謝佳潾攝)

每年2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屏縣府邀請穿山甲專家孫敬閔在智慧農業學校推出穿山甲保育特展。(謝佳潾攝)

每年2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屏縣府邀請穿山甲專家孫敬閔在智慧農業學校推出穿山甲保育特展。(謝佳潾攝)

每年2月的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屏縣府邀請穿山甲專家孫敬閔在智慧農業學校推出穿山甲保育特展,他稱,近10年來臺灣穿山甲分佈變廣,如墾丁在近年來也出現穿山甲蹤影,不過穿山甲遭流浪犬啃咬的威脅未減少,保育工作仍要持續努力。

孫敬閔是全世界少數以野外穿山甲生態學爲主題的研究者,現任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的他,開發穿山甲排遺的食性分析法、以及改良無線電追蹤器的鱗片固定法,是研究穿山甲生態的一大創舉,而在世界穿山甲日的這一天,他不藏私地應邀開展,將長年來的研究與民衆分享。

孫敬閔說,以臺灣的穿山甲生態來說,沒有大規模的盜獵走私,但依舊面臨流浪狗的威脅,在臺灣野生動物救傷單位近年的救傷案件中,穿山甲被流浪狗啃咬受傷的比例最高,且持續增加中,這是因爲穿山甲行動緩慢,當遭遇危險時只會捲成球狀自保,進而導致在外側的尾巴容易被流浪狗啃咬而斷尾。

孫敬閔進一步指出,以近10年來的研究可發現,穿山甲的野外族羣沒有減少,東、南部還有微幅增加的趨勢,且分佈還變廣,如之前沒出現過穿山甲的墾丁,在近年也發現穿山甲的蹤影,不過不能因此高興,因爲穿山甲面臨的威脅沒有變少,除流浪狗啃咬問題外,棲地也還沒回到4、50年前的狀態。

「穿山甲保育還要繼續努力!」他強調,他從事研究工作多年,發現人才是保育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希望透過展覽、教育宣導等方式,可以喚起大衆對臺灣穿山甲生態保育的關注。

此外,孫敬閔也很認同縣府與農客鬆評審大獎團隊「屏安緱鯪鯉」以10萬顆鳳梨打造的《山腳邊的穿山甲母子》彩帽鳳梨田,他說,透過地景的呈現方式讓民衆瞭解穿山甲習性,非常有創意,感覺成效會不錯。

縣府勞青處長李雨蓁指出,進入特展入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空拍的《山腳邊的穿山甲母子》鳳梨彩帽田,展區內不同的展覽主題也藏有巧思,同時也推出多款穿山甲概念文創商品,包括鑰匙圈、杯墊、衣服、布貼、抱枕以及彩帽圖騰限定的鳳梨可可,至於講座有穿山甲行爲、生態、生理、遺傳及保育生態等議題,講座實況也同步連線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翻轉瀕危!Save the Pangolin」活動現場,南北串連共同響應世界穿山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