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HICOOL2022全球創業者峰會暨全球創業大賽在北京順義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落下帷幕。作爲北京重要的創新創業品牌,自2020年創辦以來,HICOOL吸引了全球94個經濟體的1.4萬餘名創業人才、1.1萬個創業項目,孵化了8家獨角獸和44家“專精特新”企業。本屆峰會以“創業同心 相聚創新”爲主題,立足“互動、對接、交流”三大核心訴求,秉承“以創業者爲中心”的理念,通過創業大賽、商學院、基金、產業園、全球數字化平臺等全方位賦能,打造高品質“全球優秀創業者嘉年華”。
創業大賽揭榜
HICOOL2022全球創業大賽在全球範圍內設置7大報名賽區,設置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金融科技、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文化創意、農業科技/食品科技7大賽道,共吸引了來自全球的5016個創業項目、6672位創業人才報名參賽,較2021年分別增長25%、31%。經過初賽、複賽、決賽三輪角逐,大賽評選出一等獎7名、二等獎21名、三等獎42名、優勝獎70名以及若干伯樂獎獲得者,共計140個參賽項目與伯樂獎獲得者共享一億元獎金。其中,基於AI的蛋白分子發現、優化與設計平臺、高效太陽能電池激光消融用國產化高功率綠光皮秒激光器等項目獲得一等獎。
位於中關村軟件園的企業清雲智通憑藉“流程工業數字孿生系統”項目榮獲一等獎,該項目研發的相關產品已在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生物醫藥等行業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實現系列應用。“北京聚集了大量的高校人才資源,這個優勢其他城市很難比肩。”清雲智通首席執行官張志強表示,企業從創立之初就在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的支持下成長,從辦公場地落實、各方資源包括投融資資源對接、國家級課題申報等方面提供助力,企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北京這片創新創業沃土的滋養。
“參加這次比賽的經歷,讓我感覺回國創業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可之科技憑藉認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術成爲獲得一等獎的企業之一,其創始人王冠說,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消費市場、健全的工業化信息化體系、完整的產業鏈、愈發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是吸引他回國創業的主要原因。被業界譽爲“AI蛋白質摺疊技術奠基人”的許錦波表示:“北京太適合技術創業了!”他帶領的“基於AI的蛋白分子發現、優化與設計平臺”項目也獲得了一等獎。
“我創業的30年,始終受益於首都人才優勢和創業環境,這裡是全國乃至全球創業聖地。”峰會嘉賓、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開幕式現場的創業感悟說出了衆多創業者的心聲。
炫酷科技點亮創業者峰會
本屆峰會展商數量320餘家,設置項目路演、創業市集等特色活動,HICOOL優秀項目、商學院、高水平人才高地、全球創業社區等展區讓人目不暇接,整個活動總時長超過35小時,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在北京朝陽展區門口,數字講解員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引來陣陣快門聲;機器狗“鐵汪汪”剛完成坐、臥表演,又輕鬆地繞開人羣跟另一側的觀衆打招呼,“忙”得不亦樂乎;在元宇宙登入門項目前,記者看到家住朝陽區的劉女士正站在萬象跑步機上,穿戴VR揹包和VR眼鏡,雙手“持槍”消滅了一個“敵人”。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未來這個元宇宙登入門還將在運動健身等領域應用,讓人們身臨其境感受運動的魅力。”本屆峰會,朝陽展區以數字經濟發展成就爲載體,集中展示了朝陽區持續優化的人才發展環境和獨具特色的國際化數字經濟生態圈建設成就。
在北京順義展區,模擬機艙的展臺“順義人才號”也頗爲吸引眼球。走進展臺,就像走入機艙,兩側是優秀項目介紹,前方大屏幕上的聲光電影講述着順義高端製造業的故事,代入感十足。
走進北京延慶展區,各式各樣的無人機“吸睛”無數。只有一個蛋糕盒大小、適應惡劣環境能力強的便攜式無人機科技感十足,遠航程、大載重的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具備通用和高原多場景應用功能,室內智能飛行機器人可在其他無人機或者機器人無法到達的受限空間完成飛行任務。作爲北京首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延慶區將無人機作爲重點培育產業之一,着力發展無人機全產業鏈,打造無人機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本屆峰會還邀請了知名投資機構與創業項目“零距離”對話,對於上市或準備上市的企業,峰會也專門邀請了相關上市交易機構現場進行一對一解答。
打造更廣闊發展平臺
峰會開幕式上,教育部與北京市簽訂《留學人才回國服務示範區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爲“留學人才回國服務示範區”揭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教育部和北京市將共同加大對海外留學人才的引進和服務力度,助力北京建成世界人才高地。
本屆峰會還啓動了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試點建設,火炬科創學院將與HICOOL商學院深度融合,採取“1+N”多元化選址模式,在北京市科技創新聚集地建立N個教學基地。峰會同時發起設立百億級“火炬科創基金”計劃,支持火炬科創學院建設、運營、項目孵化、成果轉化,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新模式。
在開幕式上,“海創城”規劃正式發佈,推動HICOOL從廈到園再到城的持續升級:未來,一座總規劃面積6.98平方公里的創新之城將在順義區南法信鎮拔地而起。北京海外高層次人才協會理事長關鴻亮表示:“‘海創城’最大的價值在於服務能力,用服務將創業者們引進來,並讓其留得住、用得好,這是我們的‘撒手鐗’。”
未來5年內,“海創城”預計引入5家國際創新孵化機構,培育50家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引入1萬名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外籍人才人口結構佔比將達到5%。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長桂生表示:“北京將圍繞創業者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政策支持、更加有效的服務保障,着力打造北京人才工作的新標杆,凝聚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