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月獎助百位護理生 鼓勵未來的南丁格爾

記者洪菱鞠/臺北報導

長期關懷醫護權益慈月基金會,開辦護理學生希望獎助學金以來,今年邁入第二屆,針對護理類學生提供每年3萬元獎助學金給予鼓勵。而此次分別有來自北、中、南部27所護理學校,共100名學生獲獎,其中9成來自低收入家庭,在學習的同時,他們還要面對生活上的困境和壓力,基金會董事長林保雍期待在拋磚引玉下,能帶動社會各界對護理人員更多的支持與關心。

▲慈月基金會102年護理類學生希望獎助學金頒發典禮於「臺北市金融研訓院」舉行,臺南護校校長與同學致感謝卡予基金會董事長林保雍(右1)。 (圖/慈月基金會提供)

▲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左1)、前考試院院長許水德(左2)等人也受邀於典禮上頒發獎助金獎狀。(圖/慈月基金會提供)

慈月基金會董事長林保雍表示,護理工作是一份神聖且崇高的職業,需要具備高度熱忱去照顧每一位病人,然而現在護理人員工作時數長、過程辛苦,與環境、收入皆不成正比,因此特別籌辦設立獎助學金,希望能幫助並表揚那些家境不富裕但熱愛醫護的學子,未來在正式投入護理一職時,能夠貢獻所學,爲國人健康把關,同時導正社會大衆對現在護理工作的價值觀

第二屆十大南丁格爾團體獎得主馬偕醫院燙傷中心護理長陳媺媺提到,由於現在護理學生的實習時數沒有以前長,對於剛進入醫院工作的新手護士而言,會發現技能是明顯較弱的一環,但只要能踏實、一步一步的做,專業部分其實是可以補足的;此外,從事護理除了要以病人爲中心,更不要忘記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心情。

由於申請102年護理類學生希望獎助學金的案件多達465位,較去年增加3倍,使得此次審查工作相當繁重,過程一律採不公開申請人姓名及學校等資料,以求公平公正的進行,最終審查委員會經過初審、複審、決審後,慎重擇取100名予以獎助,給予他們最正面、直接的鼓勵。另外也發現,最後確定名單不僅校際分佈平均,南北差異不大,受獎學生的性別比例爲男生6、女生94,接近目前護理職場現狀

▲林保雍(中)親自頒發希望獎助學金予蘇映儒(右1)、林宜瑄(左2)等受獎學生。(圖/慈月基金會提供)

在百位受獎學生中,就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大二生蘇映儒,經常利用寒、暑假或平日一星期抽空一天的時間,擔任志工陪伴長輩或照顧小朋友。蘇映儒說,因爲媽媽有重度精神障礙,所以全家重擔都落在開計程車爸爸身上,爲了減輕家裡負擔,自己從國中開始就半工半讀,雖然家境不是很好,卻很慶幸自己可以因此提早學習成長。她也提到,由於自己從小就很喜歡幫助別人,選擇投入護理幾乎可以說是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學習專業知識來照顧家人

另一位就讀長庚科大的大三生林宜瑄,她2歲時,父親不幸因車禍腦死過世,母親必須獨力養育三個小孩長大,讓她從國小便立志要成爲一名護士。林宜瑄表示,在醫院擔任志工或實習期間,接觸過印象最深的案例,是一名28歲男性出車禍導致半身不遂,而他老婆已有8個月身孕,因此會希望自己盡力協助他做到在家自主。林宜瑄還提到,病人的笑容是她從事護理最大的動力,不過因爲父親的關係,未來她想投入照顧腦神經加護病房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