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造影檢查」可測腦神經年齡 有助預防並治療失智症

好萊塢男星安東尼霍普金斯在電影《父親》中飾演年邁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本報資料照)

臺灣失智症診斷率約爲5成4,患者在確診後,所投入的金錢、時間及精神負擔等有形與無形照護成本,都爲生活帶來沉重壓力。爲了讓國人預防相關疾病,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團隊自臺大醫學院技轉「腦神經纖維客觀分析評量技術」,成功研發出可測出腦神經年齡的「磁振造影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失智症或大腦退化等跡象,這項技術已獲美國FDA認證,發展成爲我國健檢項目之一。

根據2021年最新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約有5500萬名失智者,且高達7成5的病患,相當於4100萬人,尚未被診斷確認,其中未診斷的比率在中低收入國家更有9成之多。

我國方面,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公告最新資料,目前失智症診斷率約爲5成4,雖然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不算低,但依臺灣期待能夠在2025年達到7成的診斷率的目標,仍有不小成長空間。

提高診斷率是治療失智症的主要策略,由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團隊自臺大醫學院技轉腦神經纖維客觀分析評量技術,併成功研發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讓國人有機會早期發現失智症或是大腦退化的跡象。

臺大醫學院研究團聚焦擴散式磁振造影對腦神經纖維束分析技術的研究,技術發展已累積近20年趨於成熟,上頂醫學也成功將此技術商業化,使得國人能夠藉此工具,評估大腦年齡,提早發現失智症風險。

「磁振造影檢查」建制的大腦評估範圍,包含全腦神經及8項認知功能網絡之評量,有長期事件記憶/情緒、長期語意記憶、長期內隱記憶、工作記憶、注意力、語言、體感覺暨運動控制、與視覺等。

腦神經纖維束分析能幫助醫護人員客觀、量化地長期追蹤神經纖維束退化情形,辨識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程度。提供醫護人員進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預測,並針對早期及輕度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即時介入改善治療。這項技術已獲得美國FDA認證,並發展成爲我國健檢項目之一「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相比10年前,臺灣失智症疾病意識已有顯著提升,政府也積極推動各項輔導政策。現今更經由客觀檢測工具科技的導入,幫助受測者早期發現失智症前的認知功能退化跡象,在未達疾病診斷階段,可透過生活型態調整,預防可能發生或惡化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