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揹包客到企業老闆——一個喀麥隆人的中國“淘金”記

新華社廣州4月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猛郝王樂張建華喀麥隆商人金斯利位於廣州的辦公室很“中國”:辦公桌上、櫥窗裡放着各式“招財進寶”的擺件茶几上擺着廣東人喝功夫茶必備的茶具牆上掛着的“融通四海”四個大字,凸顯這位從事中非貿易多年的商人的雄心壯志。

2004年,作爲揹包客金斯利第一次來到中國,當時23歲的他像鳥一樣自由,四處都可以停留。然而第一次的北京之行,讓這位環遊世界年輕人停下了腳步。這裡的一切都讓他感興趣,他想留下來,學習這裡的語言和文化。在朋友的建議下,從小接受英語教育的金斯利在山西運城一所中學找到了一份英語老師的工作。

天性活潑、熱情奔放的金斯利很快就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在學校裡,他深受同事和學生們的喜愛,被評爲2005-2006年度最佳教師;在校外,他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山西姑娘,收穫了愛情。後來,這位山西姑娘成了金斯利的老婆

2006年底,金斯利決定離開運城前往廣州發展。“教書不是我想一輩子從事的事業,中國經濟正在崛起,這對我來說是機遇。”他說。

在廣州,金斯利遇到了許多從事中非貿易的非洲人,在一番考察之後,他決定“下海經商。金斯利先是回到喀麥隆向父母借了約合15萬元人民幣的啓動資金,然後用這筆錢買了一輛卡車在喀麥隆跑運輸,以籌措更多資金。2007年,金斯利在香港註冊公司,並在廣州設立代表處,正式進軍中非貿易領域。

他找到中國的合作伙伴,在廣東海豐縣投資建廠生產西裝,出口非洲。作爲非洲人,金斯利很瞭解自己的優勢所在。“我的中國合作伙伴負責生產,我負責市場銷售,因爲我更瞭解非洲客戶的需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金斯利工廠的產量從最初的每月2000件,迅速擴大到2008年的每月2.5萬件,產品銷往喀麥隆、尼日利亞剛果等國家。

金斯利說,他趕上了中非貿易快速增長的好時機,2007年至2009年間,工廠的客戶訂單紛至沓來,廣州小北的“非洲城”裡擠滿了前來批貨的非洲商人。

商海變化莫測。金斯利說,從2010年起,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變化,以及簽證政策的收緊,都對廣州的出口貿易造成了衝擊。他的工廠訂單量開始減少,利潤也開始下滑,最後不得不關廠停工。

一時挫敗並沒有讓金斯利氣餒,他開始把目光投向家鄉喀麥隆。2017年初,針對喀麥隆公共交通服務差的狀況,金斯利成立了一家運輸公司,將中國產的宇通大巴帶到了喀麥隆,專門提供高端優質客運服務。

他說,公司計劃投入100輛大巴,連接喀麥隆各主要城市。

未來,金斯利還打算投身建築行業,他希望找到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喀麥隆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提出的 一帶一路 倡議會給世界帶來很多的發展機會。”金斯利說,希望中國能幫助非洲改變目前交通不便的現狀,實現非洲大陸互通互聯,從而促進非洲的發展。

在中國前前後後呆了13年的金斯利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作爲全家唯一的一個“外國人”,金斯利有望在今年拿到他夢寐以求的中國“綠卡”,這意味着他將在中國享有更多的權益

金斯利說,隨着經濟崛起,中國需要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只要你足夠優秀,你就能獲得中國 綠卡 。”

(原標題:從揹包客到企業老闆——一個喀麥隆人的中國“淘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