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附中vlog”想到高考狀元熊軒昂

這幾天,一個記錄北大附中校園生活的vlog引起網友熱議,“在北大附中上學有多幸福”這一話題也登上熱搜。vlog展示了北大附中學生寬鬆自由的校園生活以及豐富多彩的各種課餘活動,10時擊劍課、18時看戲劇社表演、語文課是用線裝本手抄論語》、午休專門的午休室。從評論區多元的感慨,能看到視角的差別,有人感嘆“這應該就是教育該有的樣子”“比我的大學都好”,有人嘆息“看到了世界參差”,有人看到的是城鄉教育資源的巨大差別,批評稱“你們吃肉的能不能別吧唧嘴”,別刺激那些寒門苦讀的人。

其實這不是學校宣傳片,而是已畢業校友在校園開放日回母校剪輯的片段,一種校園懷舊方式,無意中火了,也在無意中引起一些爭議。從“美好”到“爭議”,一邊是眼前的苟且,一邊是詩和遠方,照見的是當下輿論對教育公平的渴求。

從這個展現教育“理想模樣”的vlog,想到幾年前北京高考文科狀元軒昂,他的一段話引起輿論盛讚。他出生於外交官家庭,在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到“是否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時,他說了一段讓人充滿敬意的話:“農村地區越來越難考出來,一個生在北京的中等收入家庭孩子,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他在學習時可以走一些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我當時在評論中也盛讚過熊軒昂:他是高考的受益者,卻在反思着高考如何更加公平;他處於優越位置,卻沒有覺得自己享受優勢資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考慮到身處劣勢者的境地;他生在中等收入家庭,卻沒陷入這個階層的鄙視鏈。有一句話叫“屁股決定腦袋”,說的是所處的身份、階層和利益決定立場,而從這個高考狀元身上,人們看到了令人尊敬的“用腦袋思考”――身處優越位置,作爲受益者,卻去正視和反思讓他受益的環境和機制所隱含的問題,去理解那些身處不利境地的人。

從“北大附中vlog”想到高考狀元熊軒昂,是爲了批評“北大附中vlog”嗎?不是!不要把兩者對立起來形成拉踩,熊軒昂同學反身性思考的善意,很讓人敬佩,不過我一樣能接受“北大附中vlog”所展示和追求的教育理想。我不認爲這是身處教育優越位置的人“不食人間煙火”的誇耀,而把這當成一種對教育理想模樣的追求。公平是一種理想,素質教育的追求,同樣是一種理想,兩者並不排斥,不能用“公平”去泯滅素質教育的內涵

其實,vlog展示的可能只是一個側面,越是在像北上廣這樣的地方,教育競爭越激烈,家長越有焦慮和內卷傾向,“你不送孩子來我這培訓,我培訓你孩子的競爭對手”的焦慮營銷越能刺痛家長。怎麼辦?一起轟油門渲染焦慮嗎?一起展示讓人覺得苦哈哈過度競爭的拼命模樣嗎?這不是教育的方向,我們教育改革和追求,就是應該向素質教育邁進,舒緩焦慮和內卷,讓人們能慢下來去仰望知識的星空,給快樂和好奇心留一席之地。

我特別能理解很多人看到“北大附中vlog”時的不舒服,從小縣城鄉村走出來的我,看到的也是“世界的參差”,是豔羨和心酸。但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應該是追求的目標,教育資源不均衡是個大問題,教育不公需要解決,但這些問題不是“素養教育”或“快樂教育”帶來的,美好的教育沒有原罪。我們沒有理由讓學校保持沉默,不去展示素質教育的成果,不去表達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不去嘗試仰望星空。我們應該去努力讓更多中學擁有這些資源,靠近素養教育,而不是嘗試讓他們閉嘴,或者用平均主義思維去看待。

高考狀元熊軒昂式的反身思考,特別可貴,北大附中式教育嘗試,一樣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