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倍速”到“三倍速”,追劇觀衆越來越着急怎麼辦

“《山海情》有多好看?我是用原速看的。”在評分網站豆瓣,獲得9.4高分電視劇《山海情》頁面上,這條評價獲得高贊。評論反映了一個事實——在今天,人們開啓倍速追劇已是標配,不按“加速鍵”成爲對劇集最大的褒獎。

曾幾何時,不少網友愛上了極爲“方便”的倍速觀劇模式:不喜歡的劇情就長按屏幕“加速”,不錯的地方就鬆開。而如今“二倍速”似乎已不能滿足網友的需求,優酷、愛奇藝騰訊等多家平臺先後推出“三倍速”功能。業內人士表示,倍速播放可以看作是觀衆空洞冗長的注水劇的“反擊”,也將倒逼國產劇的品質升級——一部戲只有品質足夠精良、節奏足夠明快,才能吸引和留住觀衆的注意力

劇情注水、節奏拖沓,網友迫於無奈只好“加速”播放

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的進步不斷爲觀衆“賦權”——走過電視播什麼就看什麼的階段,現在的觀衆既可以選擇看什麼,也可以決定怎樣去觀看。有學者指出,在互聯網環境下,很多用戶希望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內容享受,所以通過倍速播放實現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的目的。

從表面上看,現在倍速追劇越來越受歡迎。可實際上,很多人是迫於無奈才按下加速鍵的。比如有觀衆在某視頻網站追古裝劇上陽賦》,但其中一些劇情特別“雞肋”,追則感到牽強和浪費時間,不追又無法割捨某個讓人上頭的角色,最後只好“三倍速”看完不喜歡的劇情。劇情注水、節奏拖沓、演員表演糟糕或語速過慢等,被網友歸納爲開啓倍速的最常見場景。還有網友犀利地指出,視頻網站發明倍速功能不過是爲了“自救”,每每遇到注水劇可以讓觀衆“局部快速脫水”,不至於厭惡到棄劇一走了之。

當“只能倍速觀劇”成爲觀衆對那些內容平平或“高開低走”劇集的真實評價,越來越多影視從業者意識到,“原速”考驗的首先是創作者初心。“很多觀衆看劇都是要調到二倍速、四倍速的,幹嗎要這樣折磨他們呢?” 《我是餘歡水》主演郭京飛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把該剪的都剪掉,這不是對觀衆的尊重嗎?講故事就應該是這樣的。”

以曾被無數人譽爲 “神劇”的《神探夏洛克》爲例,這部系列英劇故事容量大、語速快、轉折多,穿插各種幽默梗;鏡頭語言利落畫面精緻;幾條線索交織並行,有燒腦也有煽情。很多網友都說,觀看這樣的劇集不會倍速播放,“生怕錯過精彩劇情,有時甚至還要倒回去重看”。《龍嶺迷窟》《危險的她》編劇楊哲說,如果劇本沒有水詞兒過場戲,“每一個鏡頭都是步步爲營的”,觀衆又怎會忍心按下“加速鍵”?

節奏緊湊、懸念突出,精品短劇受衆樂於以“原速”欣賞

無論是海內外影視從業者還是觀衆,他們對倍速選項都持有複雜的情感。2019年,美國視頻網站奈飛在測試新增的倍速播放功能時,好萊塢部分演員和導演認爲,倍速會進一步削減人們的觀影體驗。同時,也有專家認爲,應該把時間留給更多值得用原速欣賞的好作品快節奏的流行,其實也在倒逼影視劇提升品質,讓每一幀畫面都能吸引觀衆。

剛過去的一年,《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摩天大樓》等不到20集的國產精品短劇集中爆發,沒有注水、節奏緊湊、懸念突出,有的觀衆甚至來不及開倍速。“無套路一身輕,這些作品能在年輕人那裡特別贏得好感,跟套路減負有很大關係。”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作家毛尖認爲,短劇就像短句,把緊張感維持在脣齒之間,快語速運作有效遏制了套路的發酵。

與某些因塞滿套路而變得拖沓的長劇形成鮮明對比,短劇集的體量非常適合網生一代和節奏緊張的用戶,正如愛奇藝相關負責人所說,內容越做越精的短劇,將成爲未來比較主流的創作趨勢。近年來常常做劇本評審的毛尖也表示,愛奇藝迷霧劇場的短劇路線有示範效應,“今年很多劇明顯走短平快路線了”。

然而,並非超過20集的劇集都會讓人想要快進——從堪稱國劇經典的53集《北平無戰事》、54集《琅琊榜》、46集《大明王朝》,到最近的39集《大江大河2》、33集《裝臺》、23集《山河情》,觀衆並不覺得它們 “長”,甚至還覺得“看不夠”。

歸根結底,無論劇集長短,要觀衆停下手裡的“加速鍵”,關鍵還是要拿出劇本過硬、製作精良、演技在線的好作品。(記者 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