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琉球文化到臺灣文化

沖繩縣推選「琉球國王與王妃」,重現琉球王朝恭迎中國冊封使的儀式。(圖/取自日本新聞網

新石

最近去了趟「沖繩」,體驗日本當地的亞熱帶風情

說沖繩是「日本」,它以前又是一個叫「琉球」的國家,一直到明治天皇時期才收歸日本,所以臺灣去的導遊帶我們去的第一站居然是孔廟,順便說明了中國科舉制度、儒家文化對於這個地方影響

除此之外,這邊看不到一些中國文化的遺蹟,整潔的都市、尊重行人的駕駛、受保護的樹木古蹟,這樣的人文景觀和日本又沒什麼兩樣。

在這邊我比較好奇的是,一個深受漢文化和日本文化影響的地方,在比重上如何去調配平均,以致於在融合發展中表現出自己的特色

我所謂的特色是一種愛鄉環保的堅持,這個地方沒有會污染的工業,可是因此一些民生物資得仰賴日本本島進口,這當然會造成一些不方便,而這樣的不方便體現在找飲水機這件事上,我在沖繩沒看到太多的飲水機,因爲水龍頭一開的生水就可以生飲

▼沖繩可以看到「石敢當」。(圖/記者遊琁如攝)

感覺上這邊堅持的是一種長遠的利益,一種和自然環境共生,渾然一體的生活態度,對於城市中的樹木一樣予以保護尊重,行人當然就更不用講了,車子行在馬路上,當行人要過馬路時完全沒有壓迫感,一方面車行不快,循着某種律動,一方面尊重禮讓,讓人感覺自在放心。

我和同行的一個朋友談了一下我初步的觀察,然後聯想到資源問題,漢文化的資源觀因爲人口多,所以得用搶的,然後贏者全拿,輸者全無,這勉強稱爲因爲土地而產生的「大陸性格」,至於「沖繩」因爲靠海,境內土地貧瘠,當「不與五穀爭地」的「甘薯」從「呂宋島」,輾轉由中國輸入當時的「琉球」時,可以想見當時的居民是多麼高興。可是漁獲和貿易畢竟纔是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因爲在海面上討生活,不可能圈地爲王、資源獨佔,所以勢必得要合理分配資源,讓大家都能活得下去,這樣的海洋性格或許是琉球文化,甚至日本文化的歷史淵源。

因爲人口衆多,資源顯得不足,所以大家必須得用搶的才能得到資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味向外擴張,戰爭末期戰況吃緊時糧食不足,所以採取分配方式,感覺上大家都吃不飽,可是至少有吃不會餓死,對照到漢文化的思維,一般的天災荒年,路上餓殍遍地,商人還是繼續囤積居奇,讓手中的資源賣個好價錢,如果前面叫「分配」,這邊就叫「獨享」,這兩種思維衍生出來的,或許就是兩種文化上差異所在。

中國歷史表面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爭戰殺戮是歷史常態,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爲了爭奪那個最大的資源所在,也就是皇權皇位,這個皇位不能用講的,只能用搶的,不管任何人,那怕是阿貓阿狗,只要登上這個皇位就能號令天下,什麼珍奇古玩、絕世美女,不管在誰的家裡,現在都變成這個皇位所有人的禁臠,所以每個人都想登上那最高的位置,不斷的勝出,然後成王敗寇,將成功和失敗對立分別出來,成爲兩個階級,如果從這個觀點來思考漢文化的社會,不是就可以看出端倪嗎?

臺灣一直襬蕩在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間,不可諱言的,日本的現代化建設,替臺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過它的殖民心態則是讓人不敢恭維,至於中國文化的封建保守也讓臺灣歷經了好幾十年纔看到民主自由曙光,如何取長補短?倒是可以參考一下琉球。

臺灣應該是屬於海洋性格,對於資源、環境的看法不應該侷限於中國文化的看法,資源可以合理分配,不一定要獨享,可以和環境融爲一體,不必對立,最深遠的利益應該是和環境一起永續生存,而不是除了人類,其他閃邊,甚至滅亡。

我還是覺得教育的方向很重要,如何讓人從小所受的教育,第一件事是認識自己這個人,第二件事是和其他人的關係,第三件事是和環境的關係,這些和自己切身相關的基要問題要比一大堆網路上一查即得的知識要重要,當每個人都瞭解自己、認識別人,也能理解這個世界時,他就能清楚掌握到自己的定位,這樣我們的社會會不會少了一些亂闖亂撞,以致於影響別人的人?

有一件事附帶一提,我在沖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其實是當地人把包包放在位置上,然後去上廁所,這除了顯現當地的治安很好以外,也顯現了對於環境的安全感,這樣的安全感,或許纔是臺灣現階段最欠缺的東西吧!

●作者新石,宜蘭,國小教師。簡介表示,這個世界應該更好,所以就把想像的世界透過文字寫出來,只要大家相信這個閒居偶得的一點小小觀念或想法有成真的可能,這個世界就會慢 慢改變,這就是他的初衷--分享自我、改變世界,至於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人,一個充滿想像浪漫的讀書人,似乎是嬉笑怒罵,卻是虎嘯龍吟,如果以詩來言志就 是:「漫步田光一畝間、前塵往事在眼前、風流瀟灑不敢問、特立獨行一片天!」。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