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拉克遊子的奮鬥史 看創業天堂阿聯酋的商機與未來

從伊拉克遊子的奮鬥史 看創業天堂阿聯酋的商機與未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幾年旅行非洲,常取道杜拜,拜阿酋航空之賜,日日有航班直飛臺北。花個簽證費,便可入境杜拜,歇歇腳順便拜訪客戶,又或是旅遊,大啖中東美食。這次藉着周遊非洲數國的機會,停留杜拜數日。

朋友S來自伊拉克,居住此地已久,推薦杜拜最好吃的伊拉克餐廳。這家餐廳只提供烤魚這道料理,搭配剛出爐的烤餅酸黃瓜,十分美味。用完餐離開時推開雕花木門的剎那,竟遇到20年前的客戶。

他同樣來自伊拉克,算是舊識,鬢髮灰白,滿臉風霜,不復當年的音容面貌,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我已認不出來,而是他認出我。名片上的名字,喚起我的記憶,二十幾年前在臺北的辦公室中,曾拔河似地商談數日,最後他以訂單留下了完美句點

戰爭,讓很多伊拉克朋友失去音訊,能再見恍如隔世。我不敢問起他當時訂購的機器下落,反而是他以劫後餘生的口吻主動提起,已全數留在殘垣斷壁的伊拉克家園當廢鐵。如今,一切重新再來,他在杜拜的老城Deira開公司,準備東山再起。

兩個伊拉克人,一前一後來到杜拜,爲尋夢或求生存,此時此刻意外交會。

港口到中東貿易橋頭堡 吸引全球人士覓商機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共有七個聯邦,由阿布達比、夏爾迦、杜拜、阿吉曼、富吉拉、歐姆古溫、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各個聯邦沿着波斯灣建立,杜拜拜地理位置之賜,它不是產油最豐的聯邦,卻發展成金融、貿易、運輸的樞紐。

在杜拜還是一個傳統、擁擠的小港口時,臺灣貨品銷到杜拜,再轉運至中亞西亞、非洲各地。河岸邊的碼頭,有着汗水光亮的勞動工人、即將運往伊朗、敘利亞、印度巴基斯坦大小不規則的待轉運貨品。隨處有印度人開的小餐廳,一杯香濃熱奶茶或新鮮果汁,配上中東風味烤雞香醇咖哩餐;又或便利性高,香Q的餅皮包裹着烤香的肉類及豐富食材沙威瑪販售的小店裡有點髒亂,進出的人都是爲生活忙碌,來去匆匆。

這個比臺灣稍大面積的國度擁有四百多萬人口,當地人卻只佔三成左右。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在杜拜一日內可遇見十個不同國籍的人,非是笑話。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有經營管理者、投資者、勞工,大家離鄉背井、相會在此,目標一致地辛勤工作,就是賺錢回家

阿聯發展快速,杜拜帆船飯店名聞遐邇,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林立。城市的興盛,更吸引了許多外來人口,求職就業,或投資創業。填沙造鎮的棕櫚島規畫時,建商莫不磨刀霍霍鼓吹外來者,只要認購一小戶住宅,月繳數百美元,進出阿聯便免簽證,相當誘人。在阿聯,只要肯努力,勤奮工作便能賺取錢財,比在家鄉更易於達到目標。各種品牌的名車,因免稅價格低廉,輕而易舉滿足愛車人

12月是波斯灣最好的天氣,記得有年阿聯國慶日12月2日,剛好來到Carlton Hotel對面的杜拜河沿岸。只見一個四米長的蛋糕蜿蜒着河岸邊,似乎全城的人涌至此。巨龍似的蛋糕隨人取食,且蛋糕內藏有車鑰匙,若吃到鑰匙,那真是幸運,車子牽回家。杜拜擅於行銷,可見一斑。

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毗鄰全球最高建築哈里發塔(Burj Khalifa),是全球最大的購物、娛樂和休閒集中地。每天傍晚人羣聚集在此,觀賞精彩絕倫的音樂噴泉水舞秀,非常壯觀美麗。(照片提供/洪玉芬

遠離戰亂家鄉 選擇阿聯重新創業

我在中東的客戶多從事製造事業,經營者來自各國,尤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爲大宗。其中S的工廠起步較晚,卻是把產品做得最出色的一位。他出生、成長於伊拉克,讀完大學便離開家鄉來到杜拜討生活。從一無所有到現在小有成就,可說是離鄉背井遊子的典型。

起初,他在一家大型的建設公司當經理,上千個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說着不同的語言。逐漸國際化的杜拜,英文和阿拉伯文是他的日常語言,加上他的膽識與努力,管理千軍,有條不紊。

那時他正逢盛年,每天從沙迦通勤到杜拜工作,爲免塞車之苦,每天凌晨四、五點起牀,黎明前摸黑出門到辦公室,工作前還自我進修。如此數年如一日,奠定了他的做事能力。

當他成爲我公司客戶時,已有諸多磨練與經驗,在中東客戶羣中,出類拔萃,是成長最快、經營最具創意的代表。他對我說,不願回到滿目瘡痍、戰亂不堪的伊拉克,選擇阿聯做爲他創業、安居之地。因爲,離家的人,像過河卒子,只能往前。

爲了減低成本,他把工廠設在偏遠、地價較便宜的歐姆古溫,但基本開銷仍可觀,像工人從國外招募,居留簽證由僱主負責,簽證費節節上升。設立工廠或公司行號,需有個合法的當地合夥人,這個合夥人所收的權利金,也是一大筆支出。

臺灣商業活動深耕杜拜 成進攻波灣、非洲市場跳板

臺灣的製造業萌芽得早,而杜拜是近三十年來中東發展最速之地,兩地因貿易而早有連結。近年中國大陸製造業的興起,進軍杜拜設立「Dragon Market」店面兼發貨倉庫,各類商品應有盡有,假日吸引了GCC(海灣石油國家聯盟)鄰近國家免簽證來採購兼遊玩。阿聯的經濟發展,各式新穎的購物中心數不勝數。

臺灣早期一隻皮箱在杜拜行遍天下的模式,已走入歷史,取而代之以嶄新的商業型態,繼續活躍於這個中東經濟的橋頭堡。大公司設立據點,行銷中東地區,中小企業定期參與杜拜的國際商展,吸納中亞、西亞、非洲,甚至歐洲的市場。近期貿協在杜拜設立「育成中心」,即是集合式辦公室擬吸納臺灣廠商進駐,做爲行銷中心,進攻波斯灣國家與非洲市場的跳板。

杜拜,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聚攏在此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無不是爲了尋求機會。兩個伊拉克人,在杜拜街頭不期而遇,各以不同的志向與典範,書寫他們在杜拜的美麗與哀愁,給衆多離家的人,一個正面啓示,就是往前看、向前走,一路向前走。

About 洪玉芬

學歷:輔大歷史系畢

經歷:東齊興業總經理、臺灣非洲經貿協會常務理事。旅行逾百國,外銷經驗逾30年,海外客戶遍及世界,又以非洲爲重點經營市場之一,出版過《希望不滅》等多本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