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出大山”到“走進大山”

記得多年前,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冠以這樣標題勵志故事:“走出大山”。讀罷,在深受感動之餘,也頗感幾分沉重與無奈――大山,那時在人們眼裡總是與困難和苦難並列,是通往幸福生活道路上的障礙。

近些年,我在採訪中走了不少山區,也跟大山裡年輕人有過一些交流。不經意間發現,“大山”這個詞,在年輕一代的眼裡似乎不再那麼沉重。與彼時對“走出大山”的渴望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卻喜歡談論“走進大山”,聊起這些話題時,他們眼裡閃着光,心中有憧憬。

不久前,我來到西藏昌都橫斷山區,遇到一對本地創業的80後兄妹,他們告訴我,小時候夢想就是走出家鄉的大山,再也不回來。他們的母親瀾滄江畔的鹽民,兒時記憶裡,母親每天從江邊背水曬鹽,很是辛苦,他們再也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後來,兄妹倆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在大城市生活了幾年後,最終又決定回到家鄉,在瀾滄江河谷搞起葡萄園,生產特色紅酒,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他們的決定讓我頗爲驚訝――畢竟橫亙在這裡的可不是一般的大山,而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

是什麼吸引他們回來?基礎設施的改善,是先決條件。過去,這裡的人們靠制販井鹽爲生,運輸基本靠肩挑馬馱,出門一趟,至少十天半個月;而如今,嶄新的水泥路修到了鎮裡、通到了村裡,不出一天就能到達四川、雲南。這幾年,當地的特色井鹽製作工藝成了國家級非遺,遊客成羣涌入,昔日閉塞的小鎮,一下子風光起來。當地政府推行優惠政策,鼓勵年輕人回家鄉發展。頭腦靈活的兄妹倆也想借着這股東風,把當地有上百年曆史的紅酒釀造工藝重新發展起來。這一切讓兄妹倆的迴歸變得順理成章。

像這對兄妹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拘泥於在城市裡尋找事業的方向。“進山”,似乎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這些年輕人大多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知識、有想法,思路靈活,獨具慧眼,善於發現大山裡深藏的資源和機遇。在雲南普洱,有人在大山裡搞起了新型農業,一名海歸青年看準消費趨勢,聯合農戶在山裡種起牛油果,收穫頗豐;在浙江湖州,一羣年輕人在大山鑽研傳統紫筍茶工藝,希望用心做出好茶;在青海三江源,有人在皚皚雪山中搞起生態保護,年輕的巡護隊員科研工作者選擇在大山裡燃燒青春……大山裡不僅藏着無盡的寶貝,還藏着他們熱愛的事業。

國家各項政策也在爲年輕人“進山”鋪路。近年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一系列好政策爲不少年輕人“進山”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更有一批年輕的駐村幹部選擇來到大山,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致力改善大山裡的落後面貌。他們的到來,爲沉寂的山村帶來激情活力,也吸引着那些走出山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幹出一番事業。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爲峰。對敢於追夢、勇於奮鬥的年輕人來說,“山”不再讓人畏懼,而是讓人嚮往,讓人更容易聯想到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從“走出大山”到“走進大山”,不僅折射着一個發展階段的轉變,也意味着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更預示着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在“走進大山”的新潮流中,年輕人已衝鋒在前。當下,“十四五”規劃建議已爲鄉村振興擘畫出更加宏偉的藍圖,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祖國遼闊大地上的千千萬萬高山大川,都能成爲年輕人施展抱負的壯闊舞臺。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