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翻覆頻傳 臺2線74K~76K區間測速

龍洞地區85.8K至87.5K實施區間測速,事故及違規均有降低。圖/新北交通大隊提供

臺2線爲北海岸、宜蘭與基隆間交通要道,近2年發生12件事故,其中多起是大型車翻覆,新北交通警察大隊昨在道安會報上指出,明年將於74至76公里處建區間測速,預計肇事率能下降13%。道安委員表示贊同,建議科技執法要多建置,也要對駕駛加強宣導。臺北區監理所表示,預計明年3月施行高風險駕照定期換照制度,提升交安觀念。

交通部道安資訊平臺統計,2021年至2023年9月,臺2線共12件事故,其中74至76公里處6件最多、其次爲102至103公里處有3件。肇事原因以未注意車前狀況佔34.32%最多、駕駛自身因素10.33%、未保持距離8.12%,又以追撞最常見。

一名經常行經臺2線的陳姓駕駛表示,該路段常有大車經過,很常遭惡意逼車,爲閃避需要先靠邊讓大車先通過,若區間測速可以有效降低車速,是可行的對策。另一名林姓駕駛說,有時會看到趕時間的大車駕駛超越雙黃線超車,險象環生,希望可以有效解決亂象。

交通大隊表示,先前已在龍洞地區85.8至87.5公里處實施區間測速,事故及違規件數均有降低,達到事故少、罰單少目的;另瑞芳地區預計明年建置區間測速設備,地點會邀集地方警分局及相關單位會勘。

交大表示,臺2線新北市路段道路環境蜿蜒起伏,大型車多,時有大型車因超速行駛導致失控翻覆,因此規畫區間測速設備,盼能降低事故發生率。科技執法對改善交通有相當程度助益,並以防制交通違規肇事、改善行車秩序爲目的,而非以取締爲主要目標。

會議中,多數道安委員表示,科技執法若有效果,要請警察局多設置;另名委員認爲,看起來不只是工程面問題,多數還是駕駛自身問題,需多辦理專案教育訓練;另名委員則建議,可以把閃黃燈號誌改成三色號誌。

臺北區監理所表示,現已開辦汽車違規道安講習班次,在道安講習宣導中加強超重、超載項目;對於高風險違規駕駛人,預計明年施行高風險駕照定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