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子難消?這樣吃有效剷除高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包覆或囤積在腸、胃、胰臟、肝臟等器官的脂肪,大部份會集中在腹腔內臟附近,與許多慢性疾病息息相關。(示意圖/達志影像)

美味又精緻的餐點,一不小心就會讓身材走樣,對此,營養師李其昀表示,電子體重器上除了體重外,許多數值大家幾乎一知半解,較常聽到的包括BMI、體脂肪,內臟脂肪、骨骼肌率、體年齡、基礎代謝率等,其中「內臟脂肪」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項指標,尤其慢性病患者更是馬虎不得,因此特別提供4招改善高內臟脂肪的飲食方針。

李其昀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人體的脂肪分爲兩種,分別是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包覆或囤積在腸、胃、胰臟、肝臟等器官的脂肪,大部份會集中在腹腔內臟附近,與許多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而營養師多半會根據「肚腩外觀」,目測患者是否內臟脂肪過高,大部分小腹比較凸出的,多是內臟脂肪含量比較高的,但也有一部分「隱性肥胖」的人不會有明顯的外觀特徵,這就是有潛在風險的「泡芙人」。

李其昀提到,一般成人正常內臟脂肪指數大約落在1~9,10~14就是肥胖,15以上就屬於高危險;營養師通常會嚴格要求這一類患者嚴格管控自己的飲食與作息,不然幾乎百分之百會有健康的危害。最後李其昀提醒,除了飲食外,持續且適度的有氧運動更是不可少。

如果家中體重計無法測出內臟脂肪的數值,可利用2個最簡單粗略的檢測方法,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就可算是高內臟脂肪的高危險羣。

▍拿出皮尺,成年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腰圍÷臀圍,成年男性腰臀比例>0.9、女性>0.8

李其昀也分享4種有效改善高內臟脂肪的飲食指標:

1、降低精緻澱粉的攝取

少吃白飯、麪條,並多吃原型澱粉類,例如:糙米、馬鈴薯、地瓜等。

2、少吃精緻糖(甜食與含糖飲料)

精緻糖容易快速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

3、油脂攝取不宜過高

儘量選擇好的油脂類,不要超標攝取。

4、足夠的蔬菜

多吃深色蔬菜,不要只吃葉菜,根莖葉也要吃,補充膳食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