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並敦南功率半導體走向何方?

達爾並敦南功率半導體走向何方?

美中貿易戰雖讓資本市場投資信心縮手,但企業的長遠佈局卻是不停歇。美國分離式及類比式半導體大廠達爾(Diodes)日前宣佈,爲了降低貿易戰的關稅衝擊,以總價一三三億元、溢價三五%併購國內分離式大廠敦南,這項合併案雖是「左手換右手」的交易,但從另個角度看,背後透視的,不僅是功率半導體元件長期需求趨勢看俏,也是國內功率半導體廠評價可望逐漸回升的開始。

國際大廠併購搶市佔

一九五九年成立於美國德州的達爾,是全球分離式IC元件的老廠,但成立逾一甲子,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市佔,一直未能擠進前八強,除了過去策略囿於行銷及業務導向外,太過保守的營運風格,使得達爾一直未能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加速擴充市佔。

不過,看好來自包括車用工業及物聯網將帶動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長期需求成長,在美中貿易戰未爆發前,達爾在三年前就擬定全方位的戰略,不僅要積極搶進車用元件市場,並擬定明確目標,要在二○二五年達到二五億美元營收、並以四○%的毛利率達到十億美元的營業毛利

以達爾去年營收規模僅十二億美元、營業毛利僅四.三五億美元來說,代表的是未來幾年營收及毛利率複合成長率必須分別達到十.九%及十二.六%,若不透過併購,並積極搶佔市佔率,基本上是無法達到的。

而敦南雖在橋式整流器全球市佔達二二至二四%,居全球龍頭,但衆所周知,橋式整流器在國際大廠眼裡,是毛利率不到三成的偏低產品,許多國際大廠早就外包,達爾去年內部的整體產品平均毛利率尚有三五%,並進敦南後,達爾取得了每年合約四億美元的營收,但敦南過去幾年平均產品毛利率僅二七%,並進達爾後,達爾勢必要大幅調整敦南的產品及客戶結構,才能發揮達爾想達到的財務綜效

傳統的功率元件,已是技術相當成熟的產品,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包括二極體及MOSFET等,年產值成長率都在低個位數產業一直無太大爆發力,也爲資本市場所忽視。

車用、無人機創造增倍需求

但即便如此,數十載過去,不僅國際功率元件大廠仍活得好好的,小廠林立,以MOSFET來說,英飛凌全球市佔達二六%爲最大,其次爲安森美的十三%,瑞薩東芝意法及Vishay市佔分別爲九.二%、七.五%、七.三%及五.八%,都不及一成,另有其他廠商分佔全球三成市佔,大小廠並存卻少整並,可見得功率元件市場雖不大,但都有一定的利基可圖。

原因就在於,只要是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功率元件,而只要用電的產品愈來愈多,應用市場就會愈來愈龐大。其中,產值龐大的汽車工業,因電動車油電混合車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化的比重提升,電動車半導體元件的需求會是傳統汽車的二倍以上,功率元件的用量也將大幅攀升。

除了車用之外,巴克萊證券七月底的產業研究報告也點出,隨着5G、遠距遙控及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的匯聚,爲未來幾年全球的商用無人機部署醞釀了極佳的發展舞臺,該機構預估,未來五年全球商用無人機將進入大量部署階段,將帶來超過四百億美元的市場產值,遠比市場先前預估的一百多億美元還要樂觀許多。

和車用一樣,無人機的使用,安全是最大考量,而能維繫無人機不危及人類安全的最基礎條件就是電力要正常運轉,這個新的應用,就又是功率元件的商機

臺廠佈局待車用景氣回升

也無怪乎,已許久沒有擴大資本支出的功率元件廠,近年動作不斷,在達爾宣佈併入敦南以前,國內二極體廠臺半在MOSFET領域鴨子划水多年,今年上半年車用MOSFET產品已打進低壓四○~六○V的市場,下半年將逐漸加入高壓產品線強茂也早自二○一六年就研發IGBT產品,去年宣佈與工研院合作IGBT智慧功率模組,並開始小量出貨IGBT晶片,相關佈局都是衝着電動車的需求而來。

更有甚者,國際大廠眼光放得更長遠,碳化矽(SiC)及氮化鎵(GaN)等寬能隙功率元件產品發展亦馬不停蹄,國內的漢磊嘉晶投入碳化矽及氮化鎵領域也已長達七年有餘,因應的就是未來高功率高速率傳輸的應用攀升,這些都在在顯示,功率元件產業已非吳下阿蒙,更是站在新一輪快速成長的起始點上。

達爾併購敦南,爲的也是在未來的功率元件市場上,能加速提升全球市佔,並達到最高的整合效益,敦南被併購下市之後,國內一線的功率二極體廠就剩強茂及臺半,MOSFET就數傑力、大中、尼克森最具代表性,這一輪MOSFET廠業績高高掛,除了瓜分國際大廠消費產品市佔外,也和整體市場需求成長有關。

但着重在車用發展的國際大廠及國內的二極體廠,包括臺半及強茂短線上仍飽受車用市場疲弱之苦,但下一輪,當車用市場回升時,就該是這些功率元件廠揚眉吐氣的時候,屆時國內功率半導體廠評價也可望全面向上調升。

全文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52期》有更多當期精彩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