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長三角首個「華龍一號」計畫1號機組 完成熱試

大陸正持續推進核電發展。央視新聞報導,10日上午,長三角首個「華龍一號」計劃浙江三澳核電1號機組完成熱態性能試驗,爲後續反應器裝料、併網發電投入商業運作等節點奠定了基礎。圖/取自中國核動力微博

在臺灣於5月中旬正式跨入「非核家園」的同時,大陸正持續推進核電發展。10日上午,長三角首個「華龍一號」計劃浙江三澳核電1號機組完成熱態性能試驗,爲後續反應器裝料、併網發電投入商業運作等節點奠定了基礎。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熱態性能試驗俗稱「熱試」,目的是在覈燃料裝填前、在儘可能模擬核電站實際運行工況條件的情況下,全面驗證核島、常規島設備和系統在熱態運行時的可靠性、相關參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相當於核電站正式發電前的一次大考。

報導稱,三澳核電項目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是長三角地區首個「華龍一號」核電項目,規劃興建6臺「華龍一號」機組,全部商運後,每年將爲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區域提供清潔能源超540億度,接近2023年溫州市全年用電量,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1,600餘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餘萬噸,相當於造林11萬公頃。

IT於5月報導指出,「華龍一號」是大陸在30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作經驗的基礎上,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2015 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落戶福建福清開工建設。2022 年,「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全面建成。

報導並稱,目前,華龍一號每臺機組每年發電量超100億千瓦時,可滿足中等發達國家百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於每年等效減排二氧化碳816萬噸。

另,大陸觀察者網報導,近年大陸核能發展「核動力」拉滿,核電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顯著增強。大陸核能產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顯示,大陸在運、在建和核準建設的核電機組共102部、裝置容量達到1.13億千瓦,核電總體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