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和歐洲古人類後代? 演化發現新人種「許昌人」

▲「許昌人」頭蓋骨化石斷塊。(圖/翻攝自新華社

本報訊

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居住在中國北方的史前居民可能是當地人歐洲人類的後代。這一發現挑戰學術界流行的中國古人類源自非洲的說法。

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說,河南許昌靈井遺址發現的人頭骨化石(距今12.5-10.5萬年)呈現中國古人類、早期現代人和歐洲尼安德特人混合特徵

論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佔揚說,研究人員將出土的人頭骨化石碎片拼接成「許昌人」1號和「許昌人」2號兩個頭骨。研究發現,它們在枕骨形態內耳迷路模式上具有與尼安德特人相似的獨特性狀

他說,尼安德特人生活的繁盛期距今大約13萬至3年,主要在歐洲、北非西亞活動。 「這是在東亞首次發現有尼安德特人特徵的頭骨化石。」李佔揚說。從2005年起,他領導考古隊對靈井遺址進行了連續12年的發掘。

研究發現許昌人也具有一些北京猿人的原始特徵,包括低矮的頭骨穹隆扁平腦顱、短小並向內側傾斜的乳突

他說,「許昌人」1號頭骨顱容量約1800毫升,具有早期現代人特徵,很可能是中國北方現代人的直接祖先

「許昌人生活在北京猿人(距今70-20萬年)和北方早期現代人(距今約4萬年)之間,證明了中國北方人類進化的延續性。」李佔揚說。他也表示,科學家還沒有發現「許昌人」與非洲古人類之間的相似性

「許昌人是人類進化中出現的一個新人種。」李佔揚說。不過,目前科學家尚未成功對「許昌人」頭骨化石進行DNA分析

古人類學關於現代人起源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是非洲起源說,一種是多地區起源說。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埃裡克•特林庫斯說,靈井遺址出土的古人類化石極大改變了世界現代人起源研究的格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說,「許昌人」的混合型體質特徵可能是東西方兩大人羣基因交流雜交結果

李佔揚推斷說,在「許昌人」生存時期之前,北半球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冷期,東亞大陸的古人類爲躲避嚴寒向當時氣候更爲溫和的歐洲遷移,同那裡的早期尼安德特人相遇融合並進行基因交流,到了末次間冰期(距今12.8-7.4萬年),由於氣候轉暖,來自東亞的古人類重返家園,「許昌人」應是其中一支。他說,這種遷移可能因氣候波動進行過多次。(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