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貿易壁壘調查 學者:凸顯「繁榮與貧窮」的選擇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資料照/陳冠宇攝)

大陸商務部決定將對臺貿易壁壘調查期限延長至明年1月12日,恰逢我總統大選前一天。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認爲,這凸顯大陸近期對臺新增了另一條軸線:「繁榮與貧窮」,也展現對臺政策的主動權與主導權。

大陸商務部9日公告,今年4月12日決定就臺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但因本案情況複雜,決定將本案的調查期限延長3個月,將調查期限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截止。

王信賢告訴本報,此舉毫無疑問與臺灣大選有關。他表示,中共對臺介選是常態,這次嘗試推出此議題,屆時再視民調狀況進行操作,也展現對臺的所謂主導權和主動權。

王信賢分析,過去一年多,大陸對臺主要採「和平與戰爭」這條軸線,凸顯若兩岸關係不佳或臺灣往「獨」發展,就會引發戰爭。近幾個月,則新增另外一條軸線:「繁榮與貧窮」,福建對臺示範區21條、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及研究中止ECFA關稅優惠都屬此軸線的「組合拳」。在這次總統大選,北京將持續並舉這兩條軸線。

王信賢指出,過去臺辦的角色一直是促進兩岸交流,但在8月大陸商務部宣佈研究中止ECFA項下關稅優惠之後,從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到主任宋濤都表示贊同,這代表已由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操盤此事。

王信賢認爲,當初簽訂ECFA屬於大陸高層的政治考量,後來也成爲習近平對臺經濟社會融合的旗艦型政策,若有轉變也將是政治決定。他評估,對北京而言,ECFA可放也可收,但不可能完全中止,否則就表示出對經濟社會融合政策道路的失望。不過,大陸可能從早收清單中的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下手。

王信賢也提醒,習近平時期強調「主場融合」,惠臺31條、惠臺26條、農林22條等,都是「以我爲主」,並抓住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跟主導權。他再舉例,福建對臺示範區21條中的支持古雷石化產業基地,可能就在劍指ECFA中對臺灣石化業的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