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兩岸看病大不同

藥店買藥幾乎都是西藥。(示意/Shutterstock)

本人在大三時候有幸到靜宜大學當了半年的交換生,在充分體驗在臺灣生活的時候也發現體會到了兩岸的一些不同。但這篇文章不想談那些經常提到的口音不同呀、對東西的稱呼叫法不同之類的,相信這些很多文章都提過了,我想談一談其他有趣的見聞。

在臺灣上學

臺灣的書除了是繁體字之外,除了上課用的教材,很多都是採用直排版的,而且是從右邊翻開從右邊一豎開始讀的,感覺像讀古書的感覺,一開始不習慣,後來我去誠品書店買了很多書閒暇時來讀發現後來竟也能讀得很快;臺灣的課桌椅很多是桌子與椅子一體式連在一起的,方便移動,但就是可能對體型較壯的人士不太友好;臺灣考試相對更注重英文教育一些,因爲很多科目會有中英文結合的出題方式,有些科目教材也會配備全英文的教材。

在臺灣看病

在臺灣我感冒了,於是去藥店買藥,但是找了一圈發現幾乎都是西藥的各種藥片,而平常我感冒基本上都是喝感冒沖劑、連花清瘟這類沖劑、口服液等中成藥,問了店員才終於找到一款感冒顆粒中成藥,而店員也覺得有些奇怪,問我:「你平常喜歡喝中藥嗎?」可能相對來講在治病方面臺灣更西化一些,對中醫的覆蓋面沒有很廣吧。

在臺灣去醫院看病之後醫生開藥是每種藥開比如說一個星期的量,然後每種藥分別裝進一個小袋子,最後把所有的藥再裝進一個大袋子裡面。而在大陸是每種藥都開一整盒或幾盒。其實我覺得臺灣這種開藥方法很不錯,因爲可以避免病好了藥沒吃完造成過期浪費。就是有時候藥開的種類容易偏多,可能會給身體造成負擔。

這些是我在臺灣期間觀察到的兩岸的不同,歡迎補充。希望兩岸之間多多增進交流,各取所長,各補所短,對一些無關好壞的事物也多多瞭解,有機會的話都互相到對岸走一走哦。(程捷/靜宜大學交換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