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芯晶圓代工市佔躍居全球第三 超車臺灣聯電、美國格芯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以晶圓代工收入計算,中芯國際市佔率已成爲全球第三大。路透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若以營收計算,中國大陸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今年第1季首度晉升爲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超越美國格芯(GlobalFoundries)和臺廠聯電。

CNBC報導,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22日發佈報告顯示,中芯上季營收的全球市佔率已達到6%,高於去年同期的5%,儘管佔比不高,但已僅次於臺積電的62%和南韓三星的13%。

該報告說:「由於中國需求開始復甦,中芯財報超乎市場預期,並在2024年第1季首次拿下晶圓代工收入市佔率第三名。」中芯生產的晶片用於汽車、智慧手機、電腦和物聯網科技等。

中芯在財報中表示,由於客戶累積晶片庫存,第1季營收達到17.5億美元,年增19.7%,其中逾80%來自大陸客戶;第2季營收則預料比第1季成長5%至7%,因需求強勁。

在美國持續遏制大陸的科技實力之際,中芯被北京當局視爲降低國內半導體業對外國科技依賴的希望。爲提高國內生產,北京已提供國內晶片公司人民幣數十億元的補貼。

中芯從2020年起一直受到美國製裁,被限制取得特定美國技術的能力,也一直無法取得只有荷蘭艾司摩爾(ASML)可生產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無法大規模量產高科技晶片。

但華爲去年推出的智慧手機Mate 60 Pro,卻被發現使用的是中芯製造的7奈米晶片,而且似乎也支援美國試圖阻擋華爲取得的5G聯網能力。

不過,分析師表示,中芯仍然遠遠落後於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家公司2018年就開始量產7奈米晶片,現在已開始生產更先進的3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