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際:以數字驅動價值創造,助力中國製造產業鏈升級

(原標題:大明國際:以數字驅動價值創造,助力中國製造產業升級

隨着製造業轉型升級對配套體系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基礎端破解供應鏈難題;再加上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舉措不斷落地,在“擴內需、促循環、穩增長”的大旗下金屬加工及製造服務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作爲國內金屬加工領域龍頭領先高端製造配套服務企業,大明國際已專注行業發展逾三十年,連續多年入選“中國製造業500強”,業務覆蓋材料加工、零部件製作和成品製造、專業技術服務等全流程產業鏈。

近年來,在數字化升級的驅動下,大明國際着力構建面向客戶的“一攬子”配套服務解決能力方案,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日前,位於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的大明國際大型裝備項目已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建成後將主要從事大型工程機械、新能源、航空航天、石化裝備等大型高端裝備及部件的生產製造,被列入2022年江蘇省重大項目。大明國際正通過實際舉措積極融入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

數字化助力“一站式”服務優勢落地

大明國際成立於1988年,2010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大明國際已在全國建立10家加工服務中心和長江沿江製造服務基地(靖江),客戶覆蓋衆多行業頭部企業,在部分行業細分市場份額已經超過40%,擁有穩固的國內金屬加工領域龍頭地位和高端製造配套服務領先地位。

在製造業產業升級、加速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背景下,大明國際正逐步從原有的產品提供商轉變爲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在國內金屬加工行業中,大明國際是唯一擁有“一站式”全流程金屬材料加工平臺的綜合性服務企業,具備全流程產業鏈的生產服務能力。

大明國際副總裁錢立表示:“一直以來,大明國際都具有技術創新的優勢。我們建立集團技術中心支撐平臺,取得各類專利140多項,還制定了電梯、家電、汽車行業的加工服務企業標準。”基於設備和技術方面積累的優勢,大明國際充分利用“一站式”的加工模式,爲客戶節省成本的同時,也提供高質量高精度的產品。

“‘一站式’的服務,從本質上來說是爲客戶提供更完整的產品交付。”大明國際信息總監徐飛指出,爲了實現更優質的“一站式”服務,集團必須打通多個體系、多個環節,實現業務流、信息流及實物流的有效流轉和管控,用數字化助力集團核心優勢落地。爲此,大明國際正持續推動製造產線的數字化改造,並圍繞核心業務、核心產能進行數字化升級,加速集團的數字化轉型。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升級,大明國際配合整個產業鏈,爲下游客戶提供“一攬子”配套服務解決能力及方案,長期爲客戶創造價值效能,共建良好的合作生態,逐步推動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圍繞“業財一體目標,實現全業務鏈價值提升

作爲一家以大宗商品爲基礎業務的集團企業,如何實現對業務和經營成果數據的實時掌控,成爲大明國際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面臨的首要難題。徐飛表示:“我們一年有差不多400萬噸的庫存需要進行銷售,其中包含上千種規格的產品,分佈在全國各個生產基地的十幾個倉庫當中。爲此,我們需要一個集中高效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來分享信息,來滿足一年400萬噸規模的業務流需要。”此外,大規模的業務量造成的財務工作壓力也是巨大的,集團每個月要處理5萬筆左右的訂單和合同,平均每天要處理的營收額就達到2億,涉及上千名客戶。

2014年,大明國際選擇金蝶作爲數字化合作夥伴,圍繞“業財一體”的主要實施目標正式啓動ERP項目。ERP項目建設總共歷時六年,到2020年項目最終完成驗收時,大明國際從ERP系統獲得了完整的業務鏈、業務活動的價值提升。從客戶產生報價需求開始,到客戶付款,再到集團安排生產、生產交付、物流出庫,甚至末端的卡車司機的安排,集團都可以通過ERP業務中臺進行有效的調度和管控。

基於金蝶雲·星空建成的ERP系統,大明國際實現了覆蓋定單、生產、交付、售後服務全鏈條的“業財一體”,也由此推動了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的轉變。以成本覈算爲例,過去財務人員需要經過通宵達旦的手工計算,才能保證在每月10日左右召開的管理層會議前提交報表。而現在通過ERP系統,財務部門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就能出具報表,數據全部細化到產品的具體品種和形態,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工,還成功實現了精細化的成本把控,爲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

“軟硬兼修”共同推進,全面構築數字化能力

事實上,製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進行數字化改造,還需要推進管理機制、人才團隊的全面數字化升級。大明國際從“硬實力”到“軟實力”共同發力,全面加強集團數字化能力的建設,並取得了大量突出成果。

大明精工是大明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立足於精密鈑金行業,提供從設計、選材、工藝優化到製造配送“一站式”服務,與多家全球龍頭公司有戰略合作關係。錢立介紹道:“隨着中國製造2025規劃持續的深入開展,大明精工依託大明集團強有力的支持,建設基於自動化裝備及信息化的平臺,融合各類先進應用軟件系統,計劃打造出一個信息化的立體全方位數字化工廠。”

據瞭解,大明精工爲配合全工廠的數字化建設,引進了大量國際先進的製造裝備。其中,生產線共配套了27臺精密加工設備,包括兩套立庫、AGV智能物流系統,以及全自動噴粉流水線。同時,大明精工還搭建了智能化製造線管理平臺,助力工廠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管理。

在硬件改造升級的背後,人才發揮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大明國際始終認爲,員工是企業最大的生產力,不論多麼宏偉的藍圖,最終都是靠每一個員工的努力來實現的。在日益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要求下,集團更加需要人才的轉型升級。

鑑於這一要求,大明精工自建了技能大師及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杜華軍領銜,旨在立足於師徒技藝傳承,弘揚工匠精神,吸引更多優秀的年輕人進入大明從事高端製造業。杜華軍表示,隨着製造業生產從以往的純技能型作業轉化成全自動化管理,逐步推動整個產業朝着產改的方向前進,他希望一方面將高級技師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更多年輕員工,另一方面也通過發揮年輕員工在數字化能力方面的優勢,加快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以數字化爲抓手,助力“製造強國”建設

在大明國際剛剛啓動ERP系統建設的2014年,集團產品銷量規模180萬噸,銷售收入約200億。而2021年,大明國際實現不鏽鋼產品銷量183萬噸,碳鋼產品銷量312萬噸,合計近500萬噸,銷售收入463億元。企業業績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其背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支撐。

如今,新的市場環境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大明國際迫切需要找到更強有力的增長引擎。早在2019年,ERP概念的首創者Gartner就提出,ERP不再只與“資源”或“計劃”有關,它正在從僅專注於企業內的活動轉變爲更廣闊的領域,越來越關注整體企業業務能力,即EBC(企業業務能力)。企業管理模式正從ERP時代,向EBC時代過渡轉型。

面對這一趨勢,徐飛表示:“從本質上來講,EBC強調的是鏈接,尤其是原來ERP不足以完全覆蓋的範疇。”目前,大明國際正基於ERP業務中臺,對外鏈接客戶、供應商,對內鏈接生產現場、設備,同時打通與物流服務商等外部供應商之間的鏈接,基於EBC理念實現企業數字戰鬥力的提升。

談到接下來的集團數字化建設目標,錢立表示,大明國際將致力於打造鋼鐵供應鏈數字化全流程服務,夯實信息系統基礎應用,深化供應鏈協同模型,試點工業物聯網4.0應用,探索數字化增值場景,以數字科技手段爲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大明國際正秉承“專心、專注、專業;盡職盡責、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專注製造、持續創新,在數字化驅動下加速實現“國際領先的製造業配套企業”的戰略目標,爲建設“製造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