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王健:懂得「悲壯」二字 就會懂古典音樂

大提琴王健個性樸實內斂,就像他演奏的大提琴音樂。(記者張鎧乙攝)

同志議題臺灣持續方興未艾,大陸旅居芬蘭大提琴家王健訪臺舉行音樂會,他表示他贊成多元成家,因爲「誰都沒有資格准許誰愛或不愛對方。」至於他自己已經與芬蘭女友同居多年,剛生下小女兒升格當爸,他說至今沒有結婚的必要,「我是典型自由主義,愛就是對自己負責。」

過去王健加入環球唱片做全球簽約音樂家長達11年,被譽爲馬友友接班人,他個性裡的樸實、內斂與敦厚,就跟大提琴琴音給人的第一印象極爲相似。王健說,「音樂跟現實永遠是兩回事,我很珍惜我自己工作跟生活完全可以分開。」王健說,他在演奏音樂時,「非常嚴肅而認真。」但是下了臺,「我就是看書看電影,不喜歡社交,完完全全就是普通的一般人。」

王健1968年出生在文革時代,媽媽家是黑五類外公牛棚關了十年,3歲那年,吹長笛的母親被下放農村,12歲時全家團圓。從小王健就跟隨演奏大提琴的父親學琴,「父親後來去樣板戲劇團工作,我每天都可以練習大提琴,自然而然就愛上了。」

1979年命運之神來臨,美國小提琴教父史坦中國官方邀請訪問大陸指導當地學生,王健當時就讀上海音樂學院附小,被點名在大師面前演奏,過程拍成了介紹中國音樂當時發展現況紀錄片《從毛澤東莫札特》,香港富商林壽榮就因爲看了紀錄片資助他學琴,開啓王健傳奇音樂家生涯的首部曲,「這部紀錄片我已經很久沒想起了,只記得穿着體育服上體育課踢足球,突然被叫去演奏大提琴給史坦聽,但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古典音樂之所以珍貴,是因爲音樂建構了一個現實世界找不到的世界,一個理想的世界,一個靈魂可以永存的世界。」王健說,這個世界讓他全心投入,「我喜歡拉琴是很肯定的,但我很不喜歡在臺上演奏,我認爲這不是很自然。」臺上演出快要滿40年,「我喜歡音樂,不喜歡音樂這個事業。」就像現在社交媒體當道,「網民瞎搞,很多人崇拜的只有外表,卻沒有音樂。」王健說,古典音樂是好東西,肯定是會讓人喜歡的,「我從不擔心古典音樂會滅亡。」

王健觀察,大陸的古典音樂市場正在起飛,「以前來聽音樂會只是附庸風雅,但現在一級城市已經養出了一批懂得欣賞古典音樂的樂迷,這是無庸置疑的。」王健在中國大陸演出時,偶爾會跟現場觀衆說說話,「我常希望觀衆懂得『悲壯』兩個字,西方的文化源於希臘悲劇,但現在大陸演奏古典音樂以歡快居多,只有慢慢感受這兩個字,就會理解了古典音樂的真義。」

這次來臺,王健將呂紹嘉指揮的國家交響樂團演出猶太作曲家布洛赫爲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索羅門希伯來狂想曲。音樂會將於24日舉行,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