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拒絕屈從政治脅迫
美國總統川普除了對外關稅大戰,對內也大搞政治正確。川普政府透過聯邦資金作爲威脅,對哈佛大學提出多項爭議性要求,包括廢除多元、公平與包容(DEI)計劃、限制學生示威活動、全面配合聯邦移民政策執法,並檢討校內課程的偏見問題等,否則可能損失高達九十億美元的聯邦資助。聯邦資金佔據學術研究及校務運營的重要部分,這項威脅對學校帶來的衝擊不容小覷。
面對聯邦政府赤裸裸的政治干預,校長加伯的公開回應被指責態度曖昧、軟弱,甚至有教授公開批評爲「投降宣言」。哈佛對此該如何迴應,不僅涉及一所學府的命運,更牽涉到高等教育的根本價值及未來走向。
哈佛若屈服於聯邦政府,將對美國高等教育帶來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哈佛向來被視爲全球高教的指標機構,其做出的每個決定都可能在全美、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界造成連鎖反應。倘若哈佛妥協,將傳達出一個明確而令人憂心的訊息:政治勢力可利用資金作爲工具,迫使學術機構在覈心價值觀妥協。先例一旦開啓,將如骨牌效應擴散至他校,導致學術自由普遍倒退。
川普政府提出的要求,本質上侵犯了大學應具備的學術自主權及言論自由原則。哈佛近年來致力於推動DEI,目的是創造更公平與包容的校園環境,推廣對多元文化及社會弱勢的關注與理解。然而聯邦政府卻指控這些計劃促使人們根據粗糙的種族及身分刻板印象而產生偏見,要求全面廢除。這顯然是對事實扭曲及政治利用,哈佛若接受這種說法,等同放棄多年來在社會正義與平等上的努力與承諾。
哈佛面臨的威脅不僅限於多元文化及公平性議題。川普政府更以反猶主義問題爲由,對哈佛施以重壓。哈佛須維護自尊與原則,即使失去聯邦資金,也應「輸得有尊嚴」,而非淪爲政治力量的附庸。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聯邦政府施壓,他校已展現截然不同的姿態。普林斯頓大學和布朗大學皆已表明不會接受川普政府的無理要求,要採取法律途徑來維護學術自由與校園自主性。相較之下,哈佛迄今的曖昧立場已招致各界的不滿與焦慮,甚至引發師生連署,要求校方應堅定抵抗、明確表態。
哈佛作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機構之一,應勇於擔起領袖的責任,不僅捍衛自身的核心價值,更爲美國及全球的學術自由立下典範。正如麻州劍橋市議會指出的,這場鬥爭的本質,已不僅是哈佛的問題,而是對美國民主與學術自由的基礎挑戰,哈佛應率先站出來,成爲抵抗政治干預的堡壘。
現在正是哈佛爲學術自由與民主價值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哈佛不能再猶豫不決,必須展現捍衛核心原則的決心。動用儲備基金也好,採取法律抗爭也罷,應立即明確表態,拒絕政治操弄,拒絕屈服於短視的政治利益,並積極聯合其他受到類似威脅的大學,共同抵制這種危及學術自由的政治侵蝕。唯有如此,哈佛才能真正履行其歷史使命,爲未來的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樹立典範,才能無愧於歷史與後世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