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專業孵化器 爲初創企業插上成長“翅膀”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曉穎

閱讀提示

初創科研企業成長往往面臨很多挑戰,把想法變成產品需要很長的一段路,專業孵化團隊通過提供人力物力方面資源,有利於戰勝科研初期的“攔路虎”。

十年前,江西南昌藍經技術開發區還是一片亟待開發的土地,如今這裡卻已經成爲新興產業聚集地,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在這裡落地生根。

2016年,由中科蘇州納米所與小藍開區聯合打造的新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在這裡建成,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提供聚集地,也成爲小藍經開區積極調整產業格局的重要一步。

該研究院目前職工總數爲104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2人,3人入選首批江西省“千人計劃”,該院還成功孵化項目及企業11家,與11家企業建立了合作意向及合作關係,與3家企業開展4項聯合共建。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加入到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南昌研究院?

“這裡與傳統的企業孵化器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研究院不僅僅是爲企業提供共享的物理空間,更多的是依託自身的兩個平臺——納米材料平臺與微納加工平臺,爲企業提供專業孵化,可以說是集科研、轉化、支撐爲一體。”在實驗室裡,產業育成中心主任助理殷劍向記者講述了該研究院的“孵化密碼”。

該研究院納米材料研究部主要圍繞納米碳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仿生材料等在航天航空、新能源、醫藥等領域的應用需求,重點建設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和院企聯合研發中心。而納米器件工藝研究部圍繞微電子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集成技術以及先進封裝等領域,重點建設集微納米器件封裝、測試及可靠性失效分析,具有先進裝備和特色服務模式的公共開放服務平臺——微納加工平臺。

“研究院的分析測試中心對我們而言更像是一個共享實驗室,我們可以藉助實驗室裡的設備儀器滿足不同測試的需要,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與測試成本。”江西中科商檢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員工樑明講述着他對研究院的印象。

透過實驗室的玻璃窗看到,身穿無菌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機器設備間井然有序地忙碌,他們正進行芯片貼裝的剪切力剝離強度)測試、零件的視覺檢測和光學篩選等操作。在4000㎡的超淨實驗室和1000㎡科研實驗室中,封裝測試相關高端研發設備有50餘套,滿足了半導體封裝測試工藝全製程需求。

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研究院爲入駐的企業提供測試的平臺,也爲年輕人夢想的實現搭建了橋樑。

江西中科羅蘭光電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梅果給記者展示了最近的科研成果——放射波長爲222納米與308納米的紫外線照射燈。他說,初創型科研企業發展成長往往會面臨很多的挑戰,把想法變成產品中間需要很長的一段路。研究院可以爲科研團隊提供人力、物力兩大方面的資源,戰勝科研初期技術、人員、設備這幾隻“攔路虎”,專業人才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也使得初創型的科研企業人員迅速成長。

殷劍告訴記者,除了構建創新驅動的專業孵化器,打造加速企業科技創新轉換成果的產業鏈,研究院還可以爲入孵的企業提供政府項目的申報,促進企業橫向合作,通過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開放式服務、高新項目孵化,努力爲企業打造一條“科技創新——技術轉移——技術服務——企業孵化”的產業發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