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領略星辰大海

青花纏枝蓮紋折沿盤

中國航海博物館供圖

漢代的進口珠寶,宋代商船上的金鍊子,元代航海用的水羅盤……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的“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上,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海南等10省(市)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文物珍品彙聚一堂,多元、立體地展現了中華航海文明。

“爲什麼要航海?因爲大海就在那!”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部主任、策展毛敏說,此次展覽盡力反映中國古代航海的全貌,策展團隊前往全國沿海城市廣泛調研,精心挑選各地最具特色的航海文物。展品不尚多、唯求精,反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重要事件,涵蓋7座名窯生產的瓷器和9艘古代沉船出水文物。參展單位之多、覆蓋面之廣,在國內航海主題展覽中首屈一指。

展覽分爲“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貿物語”“信仰之舟”“東西互鑑”6個部分,從歷史、科技、貿易、宗教、文化等角度,全面展示了中國古代航海進程。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探索大海。山東蓬萊海域出水的陶甗,器身有大面積海洋微生物附着體,是新石器時代蓬萊先民進行航海活動遺物。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時曾多次派人乘船南海貿易,海外玻璃製品水晶、瑪瑙、琥珀等各類寶石紛紛傳入中國。這條航路最遠到達印度南部的黃支國和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標誌着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展廳裡展示的西漢弦紋玻璃杯、琥珀小獅、東漢水晶瑪瑙珊瑚珠串等文物,印證了史書中的記載,反映了兩漢時期廣東、廣西地區與海外的經貿交流

宋代是中國海洋貿易十分繁榮的時代。2007年,一艘宋代商船在廣東海域打撈上岸,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海I號”。“南海I號”是迄今發現的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出水文物數量最多的遠洋貿易商船。船上第一件被打撈出水的金器就是金項飾,在此次展覽中吸引了許多觀衆的目光。它由4股8條金線相絞而成,一端有鉤,一端有環,接口處印有精細花紋。這類物品在國內未曾出土過,可能是船上外國商人之物。專家推測它應該是一條金項鍊,也有人認爲它是腰帶

明代鄭和奉命七下西洋足跡遍佈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會攜帶大量瓷器作爲禮物與貿易商品,其中精美實用的青花瓷在海外尤其是伊斯蘭地區大受歡迎。展廳裡陳列了一組明宣德時期的青花瓷,是用鄭和從阿拉伯國家帶回的“蘇麻離青”鈷鐵礦燒製而成,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這些瓷器的器型也受到海外影響,如折沿、平底的青花纏枝花卉紋洗和青花纏枝蓮紋花澆,就是源自西亞金屬器和玻璃器。

明清時期,隨着大航海時代的開啓,中西方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強。展覽中呈現的廣彩潘趣大碗、景泰藍皮筒鍾、滿大人摺扇等,都是清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鑑的產物。

展覽開幕當天,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帶來“在博物館展現航海文化:建設海洋強國的文化擔當”主題講座,拉開了展覽配套系列活動的序幕。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8日,期間還將舉辦多場專家講座和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