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地》:以紅色故事引領觀衆賡續紅色血脈

上海出品紀錄片誕生地》海報。

■本報首席記者 王彥

紅色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作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目前已梳理出從五四運動到上海解放前的612處紅色地標。這些紅色資源都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也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明天開播的重大理論文獻紀錄片《誕生地》,就將循着上海的紅色資源,通過走進“一館五址”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聖地、紅色舊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等,講述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重溫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的崢嶸歲月。

《誕生地》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推出,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立項的重點項目,已入選國家“十四五”(2021-2025)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五集依次爲《就叫共產黨》《勃勃有生氣的青年》《到工人中間去》《爲着解放的新文化》《不能忘卻的紀念》,每集50分鐘。那些與上海休慼相關的深刻影響過中國命運的歷史事件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將得到充分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也將在史實中熠熠生輝。

建黨百年之際推出紀錄片《誕生地》,主創團隊希望,能用好上海的紅色資源,引領觀衆賡續紅色血脈

梳理黨在上海的誕生與成長,從歷史事實中感悟真理力量

1921年至1933年,黨中央機關長期駐紮在上海。爲什麼是上海?紀錄片《誕生地》要回答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誕生在上海”“上海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怎樣的成長”等重大問題。

總導演朱宏告訴記者,《誕生地》的五集基本框架早在2019年就定下了。上海是馬克思主義等先進思想文化最早的傳播地,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也是中國革命運動的早期指揮中心。遵循史實,五集依次聚焦黨的誕生、黨的組織、上海的工人運動、上海的紅色文化傳播、中國共產黨人在上海的奉獻和犧牲。“但選擇什麼樣的線索來串聯重要史實,一直懸而未決。”她說,上海自去年以來對紅色資源的新一輪摸底,爲《誕生地》創作打開了思路。上海此輪梳理出的612處紅色遺址、舊址、紀念設施和場所,於是成爲紀錄片中最好的歷史見證。

追隨歷史的腳步,《誕生地》走進中共一大紀念館、新老漁陽裡、毛澤東舊居(甲秀裡)、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中央特科舊址、中央軍委舊址、中央秘書處舊址等30餘處紅色地標。隨着熒屏上展開“紅色地圖”,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召開始末,“五卅”風暴從這裡席捲全國……黨史上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將一一登場。

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從根本上說,是因爲馬克思主義行——《誕生地》不僅回溯歷史大事件,也試圖從思想層面呈現歷史的回答。

第一集《就叫共產黨》始於老漁陽裡2號。1920年,“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後,陳獨秀從天津乘船抵達十六鋪,兩個月後,他搬進此間。從此,老漁陽裡2號迎來了五湖四海有志青年,他們聚在這裡,探討救國之道。

由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開篇,從《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開篇,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闡釋了箇中邏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無數的仁人志士,爲了探求中國的出路,經過不同的探索,但都失敗了。舊的路走不通,必須找到新的路。他們對整個國家、對民族是有歷史擔當的,所以他們在探求中國出路的過程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下轉第五版(上接第一版)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武則從史實層面補充: “上海不僅是經濟的大碼頭,還是新思想、新思潮的碼頭。1899年,最早介紹馬克思的文章,是在上海的《萬國公報》上面刊登着的。”

1920年6月,陳獨秀、李漢俊俞秀鬆施存統陳公培在老漁陽裡2號開會,決定成立共產黨組織。紀錄片專門爲觀衆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由來。 “南陳北李”北京別後,兩人在醞釀建黨的過程中書信往來,陳獨秀就政黨的名稱徵求李大釗意見,李大釗明確回信,就叫“共產黨”。

紀錄片用細節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是如何照耀我們的前行之路,觀衆會從歷史事實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以鮮活的熒屏黨史課生動傳播紅色文化,不斷體悟初心使命

《誕生地》的主創團隊裡有許多80後,這羣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很清楚,面對2021年的觀衆, 《誕生地》要瞄準的標杆是一堂鮮活的熒屏黨史課。落實到創作中,要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在用史實說話的基礎上,還要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惟其如此,才能生動傳播紅色文化。

朱宏說:“建黨百年,許多紀錄片做過相關內容。《誕生地》的特別在於時代性。除了沙畫、2.5D拍攝、文學性等符合今天審美的手法外,‘時空’‘初心’‘青年’幾個意象一以貫之。”

比如,片中有安義路的鏡頭。今天,安義夜巷是上海夏夜最具魅力的生活空間。而1920年,毛澤東曾在安義路居住兩個月。當畫面在今昔之間轉換,觀衆會真切體悟到,奮鬥百年,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的初心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片中也有上海中心大廈的漂亮畫面,中國第一高樓在片中承擔兩個敘事任務,一是作爲基層黨建的“代表”,在闡述中共二大到四大期間黨組織壯大的案例中出鏡;另一層,則與安義路異曲同工,以今天青年一心向黨的故事表明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守的是人民的心”。

比如,不少珍貴館藏都在《誕生地》中亮相,包括新開館的中共一大紀念館中收藏的首版《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和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刊物《嚮導》等。還有的是2021年剛剛面向大衆的研究。中共四大會址所處里弄,曾是塵封近一個世紀的謎團,今年5月,最新研究成果發佈, “廣吉里”於是被《誕生地》第一次收錄。時代的演進,讓紀錄片人能不斷充實素材,彌補之前的遺憾。而隨着更多史實被挖掘,代代相傳的紅色血脈也會越來越鮮紅、熱烈。

一年多時間裡, 《誕生地》主創團隊採訪了陳獨秀、俞秀鬆、李漢俊、羅亦農楊殷彭湃歐陽立安等在上海活動過的早期革命者或革命先烈的親屬及後人。其中,犧牲在上海的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楊殷,工人運動領袖孫良惠劉華陶靜軒,以及“龍華二十四烈士”中年齡最小的歐陽立安等先烈的故事,都是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在電視上呈現。“龍華,讓我們許多次爲之流淚。”朱宏說,紀錄片人總是客觀理性的,但面對最後一集《不能忘卻的紀念》,幾乎所有人都落淚了。紀錄片用艾青的詩作引,帶觀衆回望“血斑點點”的桃園,回望數以千計優秀共產黨人、仁人志士倒在龍華的那一刻。

創作者懷着崇敬之心製作《誕生地》。他們希望,這部紀錄片也能讓觀衆懷着崇敬之心去,帶着許多感悟回,用黨在百年奮鬥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