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奇青年”遇上“硬核科技”

當“好奇青年”遇上“硬核科技

2020世界青年科學峰會上的青春迴響

參會人員七成是4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科技桂冠第16次“拋向”青年學者、高校學子與兩院院士面對面交流天馬行空的“菠蘿科學獎”向好奇心致敬……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浙江溫州舉行,“硬核科技”與“好奇青年”碰撞出金石鏗鏘,也點亮了年輕學子的科學夢想。

青年愛求索:好奇心驅動創造力

用“保齡球遊戲”類比量子運動,將科幻般的微觀世界直觀呈現,這番演講讓全場與會者聽得入了迷。“量子計算機與經典計算機之間的比較,就像激光與燈泡。”發表演講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朝陽判斷,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曙光已經來臨。

這位“80後”科學家,曾被《自然》雜誌稱爲“量子鬼才”。作爲潘建偉院士團隊的重要成員,陸朝陽在量子科技上取得一系列突破。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期間,包括陸朝陽在內的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的原因,是這些青年科學家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據統計,在歷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近1600名獲獎者中,有171人當選兩院院士,一大批獲獎者走上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黨政部門國際組織等重要領導崗位。

“作爲青年科技工作者,感謝國家對青年人才的支持、鼓勵和信任,我們將在科技強國的征程中砥礪前行、奮力拼搏。”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玲玲說。

讓科學走進公衆,是峰會舉辦的重要方向。公共茶匙的消失週期研究、“噁心量表”挑戰極限……作爲峰會面向網友的“流量入口”,一批有趣又嚴肅的科研成果與科學實踐獲得“菠蘿科學獎”,引發現場青少年尖叫的同時,吸引了大批粉絲在線觀看。“我個人非常讚賞這個獎項背後的精神,內在的好奇心和激情是很多科研工作的原動力。”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周欣悅說。

“青年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探索未知領域、世界奧秘等方面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鬥志。”中國科協負責人表示,希望青年科學家面向前沿科技領域深入合作,激發創新活力,勇攀科技高峰,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爲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匯聚動力。

青春扛責任:“生力軍”漸成主力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青年醫生、青年科技工作者起了主力軍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視頻演講中說,無論是在醫療方面或是科學領域,青年科學家和醫護人員佔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他們在社區層面的羣防羣控、建立方艙醫院、早期快速診斷、救治手段、疫苗研發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與會專家表示,醫護之外的更多領域,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在預測疾病發展規模、機器人咽拭子採樣、疫苗研發等方面,青年都起了很關鍵的推動作用。

“世界的未來是年輕人的,年輕的科學家將能改變世界,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先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說,健康工作者有責任保障人民健康,在重大傳染病專項研究上繼續努力,在基礎科學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爲保障人民健康、控制傳染病做出應有貢獻。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去年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舉辦以來,開創了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創新發展路徑。舉辦地浙江省和溫州市全力以赴做好“後峰會文章”,如積極參與國際創新合作,與衆多國際科技組織“掛鉤”;創業園孵化器創業基金“三界”融合,已有衆多項目簽約入駐;溫州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引進數分別增長169%和198%;全市規上工業研發費用佔主營收入比重居全省第1位……

開幕式後,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馬不停蹄參與“科創中國浙江行”活動,赴溫州、嘉興、紹興、寧波、仙居等開展座談交流、實地考察、技術諮詢、產業和需求對接等活動,爭取達成項目合作意向,推動高端智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年輕愛“追星”:讓科學流行起來

當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介紹嘉賓唸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時,全場響起掌聲和歡呼聲。“疫情接下來的走勢”“疫苗何時上市”“秋冬如何防疫”……峰會上的張文宏被問題“包圍”,他認真詳細作答,金句不斷。

當面對年輕學子時,他特別提到,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我們的年輕人是一個開放的羣體。“我們要讓自己更有自信,更具創造性,心態更加開放。”

“翻開我的生化書,張文宏老師的簽名讓今天變得更加快樂和充實。我希望自己快快成長,努力成爲和張文宏教授一樣優秀、和藹、有趣的super star(超級明星)!”溫州醫科大學學生蔣文華如願拿到了張文宏教授的簽名及合影,興奮不已。

峰會期間,作爲東道主之一的溫州醫科大學內,年輕學子和院士專家攜手種下的“院士林”成爲一道校園風景。

“這裡將成爲學校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文化標誌,讓院士們永攀科學高峰、愛國奉獻的精神,在校園裡落地生根,激勵廣大青年學子追求科學、探索真理,奮鬥終生,報效祖國。”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一軍說。

一棵樹,在學子眼中代表科學精神;在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看來,還事關人類未來。

“持續肆虐的疫情警醒我們,科學是我們所有人生活的重中之重。”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表示,與此同時,人們也應該關注生物多樣性減少、氣候變化等問題,因爲它們並不會因爲新冠疫情而停止,“年輕人理解這些問題,也有創造出革新性解決方案以應對挑戰的能力。”

青年科學家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也是推動國際學術交流的先鋒力量。峰會傳遞出鮮明信號,各國青年科學家正主動融入全球創新與人才網絡體系,推動科技創新深度合作和人才廣泛交流,以更加系統、協同、務實的舉措,爲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數字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等關乎人類福祉的公共事務提供解決方案。

追尋科技之光,共創美好未來。峰會活動雖漸次落幕,留給青年人的未來答卷依然充滿挑戰。(記者王俊祿朱涵殷曉聖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