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孔子遇見倉頡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6月01日 10 版)

情景劇孔子倉頡》劇照。陳鼎/攝

“倉頡有四目,其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衆美,合而爲字。”舞臺上,倉頡仰望蒼穹,環顧大地,於是世間之物便有了它們各自相對應的名字,日、月、星、雲、山、河、湖、海……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只見倉頡左手展掌,右手疾書,面露喜色。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以其特徵,畫之圖形。從此,造化不能藏其秘,靈怪不能遁其形。文字既成,天爲雨粟,鬼爲夜哭,龍爲潛藏

舞臺另一邊,“天之木鐸、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緩步而來,其門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周遊列國十四年。他款款鞠躬,口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倉頡吾師,請多授教”。倉頡回禮,問道:“夫子所見,字何以爲美?”孔子曰:“字見天地日月,文濟社稷蒼生,字通古今之變,文達中外之同。”倉頡笑曰:“知我者,夫子也。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千古長河,代際有人。”孔子再拜:“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你我之後,必有傳人!”中華漢字歷經數千年漫長曆史,筆畫結構由煩瑣到簡潔,不斷髮生着變化,但其所承載的文化內因從未改變,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出綺麗的光輝,見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傳承漢字文化,成爲中華兒女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5月15日,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和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在山東濟寧·曲阜尼山聖境舉行。這部名爲《孔子遇倉頡》的情景劇極富創意地讓兩位先賢展開跨越千年的對話,固文化之根,探發展之源,爲發佈活動拉開了序幕。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素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著稱,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東方文化聖城。濟寧自古文脈興盛、先賢聖哲輩出,是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子思子五大聖人的故鄉。由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不僅成爲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脈,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而且超越國界、澤潤四海,成爲東方文化的重要標誌和世界文化寶庫的不朽遺產。

書法如修行,入定、靜心字人合一,意在筆先,筆隨意行,以意傳神。在發佈活動現場,山東省書法家協會顧問段玉鵬,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濟寧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謝長偉,曲阜師範大學書法學院教授烏峰,濟寧市孔孟書畫院院長鄭志羣4位書法家分別書寫了“互鑑”“互助”“互利”“互通”,詮釋和豐富了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互”字的含義和外延。

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爲傳播弘揚中國茶文化提供了極佳的機會與平臺。活動現場,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與“中國茶”相結合。舞臺上,茶藝師盡情展示茶藝,專業人士對每一道茶藝程序所代表的文化內涵進行解讀,最終通過茶杯的排列組合,呈現出年度漢字“互”,給人以視覺享受的同時,盡顯中國茶文化的魅力。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錄成於現場創作了大幅畫作,以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意向性符號胡楊爲主題,展現其生而不凡三千載,歷經滄桑而不垂不朽,飽嘗磨礪而不退不懼,寓意中華民族在歷史沉浮中始終頑強堅毅,生生不息。而穿越胡楊生命中的千年風沙,絲綢之路上四大文明交流互鑑的盛景猶在眼前。

孔丘周遊列國,魯國、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弟子滿天下,國君無不敬慕。千年之下,君如日月。孔子衆弟子所編纂之《論語》,被誦讀至今。而作爲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播橋樑,《論語》自古以來就在對外宣講華夏文明與思想價值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活動現場,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正式推出《論語》阿拉伯文、捷克文、蒙古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的中外對照翻譯本,至此共推出11箇中外對照翻譯本,響應“一帶一路”國家倡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一帶一路”的文化符號,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完成了孔子“周遊列國”的未盡心願和志向

2021“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讓孔子和倉頡在濟寧相遇,漢字與儒學——中華民族智慧與思想的結晶在此熠熠生輝。

2021年06月01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