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不死鳥丹陽艦 船錨留贈日本展友好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表示,政府遷臺後,海軍以陽字型驅逐艦掌握制海,穩定臺海情勢也維繫海上運輸線的暢通,促成臺灣經濟發展。

檔管局解釋,根據海軍歷史文物典藏計劃,我國海軍驅逐艦丹陽艦,原名雪風(????)號,是在日本佐世保市海軍工廠建造,參與太平洋戰爭重要海戰,在二次世界大戰參加過雷伊泰與沖繩戰役。

後來,該船廠同型81艘驅逐艦,二戰時都被美軍擊沉,只有雪風號全身而退,而有「幸運之艦」、「不死鳥」稱號。

民國34年8月,日本投降後依盟軍指示,解除武裝軍艦交中、美、英、蘇四國處理,作爲戰爭賠償用。我國在抗戰期間損失嚴重,也爭取賠償分配比例,並展開殘餘艦艇調查。

36年6月28日,盟軍總部決定以抽籤方式分配日本135艘賠償艦艇,我國抽中包括雪風號在內的34艘艦艇,分批赴上海、青島完成交接。雪風號就是首艘航往上海的船艦,隨後也編入海軍協助訓練作業。

37年10月,國防部修訂海軍艦艇命名原則,將驅逐艦以「陽」字號命名,雪風號從此命名爲丹陽艦。政府遷臺後,丹陽艦經過修復,曾在42年8月完成政府訪視菲律賓與宣慰僑胞的任務。

丹陽艦多次參與臺海戰役,直到55年因機件裝備老舊,缺乏維修零件而奉命除役。當時日本佐世保市對丹陽艦情有獨鍾,知道消息後透過外交管道,希望國防部撥贈或轉售丹陽艦,供日方永久紀念,但當時國防部以該艦仍作海軍訓練之用,婉拒日本請求。

老舊丹陽艦在訓練過程中受創嚴重,難再修復又有沉沒之虞,也無法出航日本,國防部依照國軍廢舊軍品辦法予以解體;儘管如此,日本仍冀望保存丹陽艦遺留的羅盤、舵轉作爲紀念。

59年12月,政府爲彰顯對日友好關係,決定將某些機件撥贈日本留念,考量錨與舵輪爲船體主要部分,最能象徵船艦意義,決定將丹陽艦遺留的山字錨一具與舵房舵輪一個轉贈日本。

60年6月30日,我國駐日本大使館在東京隆重舉行贈送丹陽艦零件目錄典禮及酒會;同年10月,包裝機件後,從高雄港運往神戶港,再由駐日本大使館輾轉交付日本政府,安置於江田島紀念館。

如今,我國贈送日本的艦錨與舵輪,仍保存於江田島海上自衛隊學校;而艦艇的車葉及艦鍾則在高雄左營的海軍官校展示,代表臺日雙方的友好關係長存。10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