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村”走上現代農業新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吉林長春市九臺區紅光水稻種植遠近聞名,素有“稻村”之譽。

過去,這裡以種稻聞名,卻沒有實現靠種稻致富。種地效益較低,紅光村曾有近八成村民選擇外出務工。如今,紅光村水稻種出了品牌,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萬元。

“如今幸福得滿面紅光,紅光村名副其實嘍。”60多歲的村民金英玉前兩年結束了外出務工生活回村安心養老村子變美,收入提高,越來越多的村民回村創業、養老。

農業現代化搞上去了,致富走對了路。”村黨總支書記趙雲熙說。

紅光村共有1000多口人,耕地面積276公頃,全部水田。曾經,村裡700來人外出務工,土地多流轉給周邊的村民耕種

“辛苦種一年地,也就掙7000多元。”金英玉和老伴很早就把地流轉出去,一同外出務工。

“人都走空了,村子還談啥發展?”時任村黨支部書記姜潤中深感困惑。2009年前後,紅光村迎來新機遇,在政府部門幫助下,利用農業項目資金,購置農機建設高標準農田

“咱們農民一家一戶種不出效益,就把地全交給企業種。”姜潤中帶頭成立水稻農機化生產專業合作社,協調全村的水田入股或流轉,通過與農業企業合作,村企聯營,實現統一經營。

“水稻連片,打破的田埂變成田。”姜潤中回憶說,村裡的水田種植面積因此增加了約30公頃。

近年來,村裡共投入2000多萬元,將全部水田建成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的高標準農田,同時購置了65臺(套)各類農機具,水稻田作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8%。

“土地規模經營,機械化耕作,省了成本,增了收成,每公頃地能多收入6000多元。”趙雲熙說。

“現在,靠耕地入股每年分紅1.4萬元,比流轉給普通農戶增加5000多元。”金英玉說。

村企聯營企業一方負責人趙德厚決心把村裡的大米品牌做大。打響綠色品牌,離不開農技支撐。當地農技推廣中心和九臺區建設的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成爲技術後盾

“以前施肥撒一片,現在根下一條線,農機插秧時順便就把肥下到了根部。”九臺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邱信臣說,精準施肥讓紅光村的水稻種植節肥10%以上。

這兩年,趙德厚還同農技推廣中心推行水稻秸稈還田實驗。如今,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基礎上,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綠色防控病蟲害一項項農技在紅光村的稻田裡紮根

“企業將村裡的大米打造了‘水清清’品牌,一斤大米少的賣到6元,高端的能賣到40多元。”趙德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