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源古都賞銅坐龍

參觀博物館、探訪歷史文化遺存,於行遊中追尋歷史,神交古人,自是樂在其中。在雁排長空的時節,喜歡歷史的我,向金代古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城區進發,探訪女真肇興之地的獨特風物領略金源文化瑰寶金代銅坐龍的風采,俯仰源遠流長的華夏文脈

元代詩人劉靜修詩云:“萬里河山燕趙,一代風俗遼金。”公元1115年,金太祖顏阿骨肇建金朝,定都金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歷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帝王,後遷都燕京(今北京)。哈爾濱市阿城區南2公里處,至今保存着金上京皇城遺址,殘存着長達11公里的城牆,矗立其上,讓人聯想起這座數百年前的皇城,曾經有過的輝煌,赫赫王朝演義過怎樣鼙鼓震天的傳奇紅塵陌上又留下過多少浪漫婉約的故事……

歌曲和傳說緘默的時候,文物還在講述着流年過往。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在金皇城遺址一側,館藏國寶銅坐龍爲代表的金代文物2000餘件。徜徉其中,金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歷程綽約閃現於眼前。

金代銅坐龍,重2100克,高19.6釐米,黃銅鑄造。金代銅坐龍與中原龍文化的造型相近而又獨具特色,龍頭、犬身、鷹爪獅尾的造型,彰顯了女真人獨特的審美意蘊與融入華夏文明的文化自覺。

文物是承載文化的記錄和探索歷史奧秘航標。文物專家發現,這尊雍容踞坐的銅坐龍,是皇家御用之物。《金史》卷四十三《輿服志》“天子車輅”條記載:“大輦赤質正方油畫金塗銀葉龍鳳裝。其上四面施行龍……珠翠雲龍……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專家認爲,這尊銅坐龍是金代皇帝御用車輦上的裝飾物,用來彰顯皇權威儀

歲月奔騰、物換星移,誰又可以在浩蕩風煙中一如既往。銅坐龍的蒙塵,與第一位建都北京的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有關。作爲金朝第四代帝王,完顏亮是仰慕中原文化的詩人皇帝,曾留下“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的詩句。公元1153年,完顏亮斷然毀掉金上京皇城,遷都燕京,金代銅坐龍也蒙塵於廢墟之下,見證了這段北方民族文化與華夏文明融合的歷史。

或許,久別重逢的邂逅都應是別來無恙。1965年,阿城一位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偶然發現,讓國寶銅坐龍於數百年後又重見天日。龍的形象,凝聚着“龍的傳人”血脈相通的家國情懷。金代銅坐龍是中華龍文化傳承發展的見證,彰顯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