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張貽龍 林進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洪克非) 3月15日,湖南省張家界市開展“賡續紅色血脈,爭當紅色傳人”活動,激勵廣大役前新兵傳承紅色基因,爭做英雄傳人,在綠色軍營建功立業。
當天上午,湖南省桑植縣賀龍紀念館內氣氛莊嚴,一次非同尋常的紅色基因尋根之旅正在進行。數十名今年春季入伍的新兵在館內駐足凝視、認真觀看,一幅幅圖畫、一段段文字讓大家感嘆不已。新兵樊洛說,“看着一件件展品、一份份資料,彷彿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重溫革命先輩艱苦奮鬥歷程,讓我對先烈們的事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更加堅定了像革命先輩那樣當兵的信念。”
新兵們在賀龍紀念館內參觀學習。
近年來,張家界軍分區黨委高度重視役前新兵的思想政治建設,通過採取理論灌輸、主題展覽、研討交流、思想辨析、現地教學等方式不斷夯實役前新兵精忠報國的思想根基。他們注重發揮駐地豐富紅色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紅色故事宣講活動,組織役前新兵參觀見學,進一步賡續紅色血脈,鑄牢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
張家界軍分區政委羅明介紹,張家界是革命老區,這裡是賀龍元帥的故鄉和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張家界有20萬多人蔘加紅軍和地方武裝,投身血與火的鬥爭,爲革命英勇捐軀的烈士多達6萬餘人。
爲激勵更多有志青年賡續紅色血脈、建功綠色軍營,張家界軍分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連日來,他們舉辦“接過老兵的鋼槍,我爲祖國站崗”戰位傳承活動,張家界市委市政府領導到“凱旋門”前迎接2023年春季退伍的老兵回家,並在全市多處戶外電子大屏幕上顯示“老兵你好,歡迎回家”的字幕,滿滿的儀式感讓人們深切感受到“紅色故里”愛軍、擁軍的熱情。
近年來,張家界軍分區大力協調當地政府在軍轉幹部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就學、退役士兵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出臺更加務實的剛性舉措,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官兵“後路”“後院”“後代”問題,激勵更多的湘西兒女到軍營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