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出兵敘利亞」的聰明抉擇 兼顧國內局勢與國際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德國總理梅克爾(中)、美國總統川普(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林書荷/編譯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政策重心一向放在國內,《彭博》發表評論指出,她「從來不以混亂的國內局勢換取更高的國際地位」。德國前國防部長卡爾-特奧多爾.楚.古滕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日前揶揄,德國政府只是口頭譴責敘利亞使用化武對付平民,卻不願參與美、英、法的聯合空襲,「再次證明德國是辯證法的特級大師」。評論指出,梅克爾此次的抉擇相當聰明,兼顧了國內穩定局勢與對美國的忠誠。

美、英、法13日晚間聯合空襲敘利亞,摧毀大馬士革的3座化武設施。美國總統川普事後發佈推文說,「感謝法國與英國智慧,以及他們精良大軍實力。」評論指出,梅克爾向來對川普的政策無法苟同,兩人也處得不是那麼好,硬是派幾架飛機參與聯合空襲,是個博得川普歡心的低廉方式,梅克爾決定,這樣的機會就「PASS了」。

▼ 梅克爾表示,柏林堅決反對使用化武,「如果盟國攻打敘利亞,德國將尋求非軍事方式提供幫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梅克爾12日表示,自己肯定盟國就敘利亞化武攻擊作出明確迴應,「但德國軍方不會參與向敘利亞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她說,柏林堅決反對使用化武,「如果盟國攻打敘利亞,德國將尋求非軍事方式提供幫助。」此外,德國左右兩派均反戰,60%的國人反對參與聯合空襲。評論指出,只有梅克爾順應國人的聲音。

僅管英國與法國國內多數反對參與聯合空襲,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還是硬着頭皮出兵。德國退役將領庫雅特(Harald Kujat)先前就說,「我們有一位經驗不足、激化局勢的法國總統,一位在國內揹負嚴重壓力的英國首相,還有一位極不穩定的美國總統,他不僅恫嚇俄羅斯,還宣佈攻擊敘利亞。」

▼ 梅克爾向來對川普的政策無法苟同,德國官員預測,組成新政府後,梅克爾會重新與川普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圖/路透社

評論指出,此次聯合空襲是川普在推特挑釁造成的直接結果。俄羅斯先前宣稱,若美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飛彈都會被擊落,川普因此發文回嗆,「俄羅斯準備好,因爲它們(飛彈)要來了」。既然發下豪語,飛彈勢必得發射,因此川普政府積極尋找願意跟進的盟國,雖然馬克宏不太需要他人敦促。評論指出,馬克宏希望成爲與川普關係最好的歐洲領導人,也想要被看作一位外交政策領導者。川普與馬克宏通電話後,美、法決定「聯手作出強烈迴應」。

梅伊方面,評論寫道,她其實「無法拒絕」。受到英國庇護的俄羅斯前雙面間諜史柯里帕(Sergei Skripal)3月4日遭到神經毒劑襲擊昏迷,英國懷疑是俄羅斯所爲。評論指出,川普在此事中一路挺梅伊,也驅逐境內疑似間諜的俄羅斯外交官以示支持。因此,梅伊「必須顯示出感激與始終如一」的態度

▼ 川普在俄裔雙面間諜一案一路挺梅伊,梅伊無法拒絕對敘利亞的聯合空襲。(圖/路透社)

反觀梅克爾,雖然在去年9月的國會大選中獲勝,但接着卻組閣失敗,經過數個月的磋商,才終於在今年3月初組成新政府。評論指出,梅克爾目前最不需要的,就是讓還很脆弱的內閣,被捲入有關美、俄軍事對峙的輿論

此外,梅克爾巧妙地向大衆提出一項不出兵的解釋。她於14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支持美、英、法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這種方式擔起責任。」言下之意就是,美、英、法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本來就有維持世界秩序的責任,同時以委婉的方式表明,在這類情況下,德國沒有領導全球的野心

▼ 評論指出,梅克爾的政策重心一向放在國內,「從來不以混亂的國內局勢換取更高的國際地位」。(圖/路透社)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社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