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復甦預期樂觀 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進入6月,德國新增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和新增死亡人數大幅走低。目前的7天感染率已下降至約萬分之一,大大低於警戒值,疫情全面控制在望。

早在3月份,德國就在緩慢推進解封:商店開業、邊境開放、餐飲業有條件解禁。隨着疫情逐步被控制,德國全面重啓的腳步也在加快。如今,幾乎所有在疫情期間受到管制的行業都可以恢復營業,聚會的人數限制也已經大大放寬,不少地區還取消了戶外口罩強制令。

去年冬天第二波疫情的快速蔓延曾讓德國上下措手不及,今年一季度經濟下滑的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了去年第一波時期。如今,隨着全德No-Covid抗疫策略的實施與疫苗接種的全面鋪開,疫情迅速好轉,對德國經濟強勁復甦預期也變得更加樂觀。

根據德國央行的最新預測,2021年和2022年德國的GDP增速將達到3.7%和5.2%,比去年12月的預測提高了一大截,德國的GDP很有可能在今年夏天就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之前由於嚴格的限制措施,私人消費尤其是服務業遭受重創企業關停、旅行限制以及對病毒的擔憂造成了去年冬天個人消費的急劇下降,家庭儲蓄率異常增長。如今,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疫情期間的非自願儲蓄將回流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雖然第二季度的許多經濟數據尚未出爐,但自3月中旬以來,德國各地的用電量一直在大幅上升。復活節前一週的用電量超過了2017~2019年同期。3月以來貨物運輸量也大大超過了疫情前,強勁復甦的工業生產和在線電商訂單全面推動了物流業務。

與首次全面封鎖不同,德國的就業情況在二次封城期間保持相對穩定。藉助於短期工作等手段,德國國內失業率上升不明顯,這爲解封后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德國央行預測,由於經濟復甦,勞動力市場的狀況將在未來的一年內繼續改善,整體就業率將在2022年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但是,在樂觀信號全面釋放的背後,德國經濟復甦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首先,超常規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副作用將逐步體現。德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7.2%。德國央行預測,2021年德國通脹率將急劇上升至2.6%,此前預期爲1.8%。況且,這個年度預測建立在年初較低的基礎上,第四季度的通脹率會達到4%,呈現顯著翹尾。隨着就業率的繼續上升,德國的整體工資水平也將在2023年開始恢復上漲。此外,德國國內私人消費的強勁反彈、大宗商品的漲價以及通脹的國際傳導都會對價格構成上行壓力。

其次,全球供應鏈的嚴重不穩將持續對德國的製造業造成影響。在疫情好轉且訂單滿滿的情況下,4月份德國的工業產值環比反而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建築業產值甚至跌了4.3%,令人大跌眼鏡。其原因在於半導體、木材等中間產品的長期短缺。尤其是全世界範圍內的“芯片荒”對德國汽車製造業造成顯著衝擊,而且這個瓶頸問題可能持續超過兩年。由於這個原因,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最近把今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4個百分點。

再次,稅負的加重也將對經濟復甦造成拖累。一項來自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的研究表明,2020年德國增值稅減少的3個百分點使私人消費增加了約1%,使GDP增加了0.5%。隨着稅率恢復原有水平,增值稅降低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將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被削弱,部分去年提前採購的非易耗品將拖累今年的實際需求。此外,根據近日在倫敦舉行的七國財長會議聲明,德國也承諾將全球最低的企業稅率定爲至少15%,這無疑又將增加企業的負擔,削弱德國的區位吸引力與國際競爭力。

最後,如果新冠病毒發生變異且現有疫苗的有效性大幅降低,那麼德國的經濟復甦甚至有可能發生轉折。近期,傳染性更強、疫苗保護率更低的德爾塔變異毒株英國加速傳播,感染者持續增加,7天感染率在短短几周內從萬分之二上升至萬分之七。英國的困境反映出疫情控制的成果可能是十分脆弱的。目前,該變種在全德16個聯邦州中都已經被發現,目前變異病毒的佔比爲6.2%,較上一週提高了近七成。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此發出警告,要求加快疫苗接種。對高度依賴全球產業鏈的德國經濟而言,全世界戰勝疫情所需的時間越長,其復甦的風險就越大。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