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電價爽大戶 政策該調了

考量疫情經濟部拍板4月電價連六凍,是電價公式上路以來最長凍漲期限。(本報資料照片

不產能源臺灣,電價卻是世界最低水平工業大戶的電價更長期低於民生用戶,這種電價結構早成爲外界批評焦點,未來隨着天然氣發電漸增,這種電價模式持續多久,令人質疑?隨着低碳成爲全球趨勢,加上電動車電池等新科技日新月異政府應考慮調整長期以來民生電價補貼工業用電的電價架構,以激發企業投入更多資源發展能源技術

此次電價不調,不過會議中有委員指出,隨着天然氣發電佔比增加,發電成本上揚,終究要反映在電價上,就長遠來看,電價調漲是必然。這個看法有它的道理,特別是因應對抗地球暖化的《巴黎協定》,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長期而言,天然氣絕非臺灣發電的最佳解法。

最近一年,電動車概念大行其道,特斯拉股價狂漲。基本上,每部電動車都是儲能裝置美國家庭家中車庫是很平常的事,在家屋頂院子上裝上太陽能電板,裝置電池儲能設備,電動車利用離峰時間充電,住家不需連上大電網,成爲能源獨立單位已可實現;同樣的電池科技快速發展,企業及工廠發展爲獨立供電系統技術上已經可行。

預估全球大型儲能系統安裝容量在未來幾年將快速成長,雖然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的「用電大戶條款」,要求契約容量大5000KW 的用電大戶,設置一定裝置容量的再生能源,但是對於激發企業投入新電力系統發展的力度仍是不足的。

如果工業用戶電價還是民生用戶的九折,而電價始終維持低檔,大企業不會有意願改變目前的用電模式,因爲只要接上電網就有便宜的電可用,何必再花心力去改變、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