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收站替代方案出爐 不填海造陸、改離岸碼頭

中油第三接收站替代方案,採現地開發縮減,圖最右邊的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一區,將不填海造陸,避免衝擊沿岸藻礁。(圖:中油提供)

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替代方案出爐!中油今天前往立院報告,立委關切第三接收站狀況,中油透露,已研擬「現地開發縮減」替代方案,將不填海造陸,不建陸上碼頭,改爲海上的離岸碼頭停靠天然氣船,如此可不影響沿岸的藻礁嶼柴山多杯孔珊瑚。新方案正與內政部、工業局與環保署三單位溝通中,近期就會確認。

中油今天赴立院進行「油氣輸儲、工安改善報告」,立委黃偉哲關切遭千年藻礁卡住環評的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進度,弄不出來怎麼辦。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對此迴應,中油已經有備案,不需移位,可在現有地區開發,方式爲利用工法,將儲槽蓋在防風林處,再建離岸碼頭等方式,迴避藻礁跟柴山多杯孔珊瑚。

中油說明,第三接收站的觀塘工業區場址,有G1、G2、G3三塊面積,G1主要是工業港,面積65公頃,原來要填海造陸,蓋陸上碼頭。但因爲藻礁嶼珊瑚都在這個區塊沿岸,因此現在決定縮減開發面積,保存原地生態。碼頭改爲距岸數公里的離岸碼頭,未來LNG船在此裝卸,然後再蓋一條棧橋從碼頭到陸地,搭配天然氣管,將進口的氣輸送到陸地。

至於工業港65公頃面積,未來將只保留角落已經做人工架構(水泥)的2.5公頃,其餘62.5公頃不進行填海造陸。另外在G1與G2區邊緣已有10公頃的防波堤,合計仍剩下有12..5公頃土地可以蓋4座儲氣槽。

但縮小開發面積,恐將影響三接站未來第二期擴建工程。原來第三接收站規畫分兩階段開發,第一期投資608億,天然氣營運量可達300萬噸,之後第二期同樣設定300萬噸,合計能進口處理600噸天然氣,需要9座儲氣槽。中油指出,現在只能蓋4座,第二期只能以後再說。「沒辦法,現在只能先解決當務之急。」

中油表示,新方案預算評估不會比原先多,完工目標也仍放在2022年。此第三接收站替代方案目前正跟內政部、工業局與環保署三單位溝通中,近日即可確定。至於該以何種方式提出,需不要另提環境差異分析送審,都還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