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正確認識這一問題是解決其他社會歷史觀問題的基礎前提

(一)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在對待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問題上,歷來存在着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唯物史觀,另一種是唯心史觀。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唯心史觀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們活動思想動機,而沒有進一步考究思想動機背後的物質動因和經濟根源,因而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把社會歷史看成是精神發展史,根本否認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根本否認人民羣衆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正如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地解決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創立了唯物史觀。

※※(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恆的、必要的條件,而且它作爲勞動對象也不斷進入人們的物質生產領域。同時,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着制約影響的作用。人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體,人口數量、素質、結構狀況對社會存在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脫離社會生產而發生作用,都不能決定社會的性質和社會形態的更替。

在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着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麪貌,制約着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會生活。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結構,根據不同角度可以將意識劃分爲個人意識和羣體意識、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以及作爲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屬於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爲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它們從各自不同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質上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識形態,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社會意識產生的最切近的基礎是人類的社會實踐,實踐的能動性決定了意識反映的能動性。所以,社會意識根源於社會存在,是對以實踐爲基礎的不斷髮展變化的現實世界的反映。

社會意識是人們社會物質交往的產物。社會意識同語言一樣,是在生產中由於交往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人類最初的意識,是“純粹動物式的意識”,是“被意識到了的本能”。經過漫長的生產和交往的發展,伴隨着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產生了人類最初形式的思想家、僧侶。

隨着社會存在的發展,社會意識也相應地或遲或早地發生變化和發展。社會意識是具體的、歷史的。每一時代的社會意識都有其獨特的內容和特點,具有不斷進步的歷史趨勢,但不管怎樣變化、發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於經濟的事實之中。例如,在原始社會,人們只有樸素的族羣公有觀念,不知“私有”爲何物。隨着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爲基礎的生產方式的出現和原始社會的瓦解,私有觀念以及與此相聯繫的思想意識相應產生。可見,那種認爲人從來就有“自私意識”的觀點是沒有根據的。

總之,社會意識以理論、觀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會存在。這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但社會意識又有其相對獨立性,即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主要表現在:

首先,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進步的社會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見、推斷未來,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落後於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則阻礙社會的發展。另外,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情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社會意識的發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經濟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其社會意識的某些方面卻可以領先於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

其次,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社會生活的內在聯繫及其統一性,決定了社會意識諸形式之間也必然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同時,社會意識諸形式均有自成系統、前後相繼的歷史鏈條,因而具有歷史繼承性,有其發展的特殊規律。

最後,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任何社會意識都不會憑空出現,只能是適應一定社會物質生活發展的要求而產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滿足這些需求的功能和價值,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爲物質力量並作用於社會存在、影響歷史的發展。先進的社會意識,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發展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對社會發展起着阻礙的作用。

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是通過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實現的。思想本身並不能實現什麼,要實現思想就要訴諸實踐。而社會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羣衆。因此,一種社會意識發揮作用的程度及範圍大小、時間久暫,同它實際掌握羣衆的深度和廣度密切聯繫在一起。

正確而充分地發揮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有賴於社會文化建設特別是先進文化的建設。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之中蘊涵着人類的智慧、價值追求和審美情趣。舉凡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人民羣衆的長遠利益、順應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的文化都能起到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作用。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先進文化是有效地解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中各種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現代,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在當代中國,加強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先進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就要發展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爲我國和全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確解決了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歷史觀革命變革的基礎。唯物史觀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科學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觀的徹底破產。依據這一原理,馬克思主義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分出生產關係,並把它當做決定其餘一切關係的基本的原始的關係,進而將一切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發展的高度,從而將社會形態的發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破天荒地破解了“歷史之謎”,從而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把握這兩個“劃分”、兩個“歸結”的思想,對於認識社會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一規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人類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獲得自身的解放和發展,首先必須解決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資料問題。所以馬克思認爲,人類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資料,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生活和全部歷史的基礎。

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具有客觀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深入理解生產力範疇,需要把握生產力的水平、性質、狀況和發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產力的水平是生產力的量的規定性,表現爲生產發展的現實程度;生產力的性質是生產力的質的規定性,它取決於生產的物質技術性質、主要是勞動資料的性質;生產力狀況是這兩者的統一,表現爲生產力的運行狀態或發展態勢。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生產力上述三方面的規定性緊密聯繫在一起,是指現實的生產力不斷獲得解放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生產力具有複雜的系統結構。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勞動資料,也稱勞動手段。它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如何,主要取決於生產工具的質量和數量;生產工具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客觀依據。“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二是勞動對象。一切自然物質都是可能的勞動對象,其中引入生產過程的部分則是現實的勞動對象。現實的勞動對象還包括生產深度加工的對象。勞動對象是現實生產的必要前提,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和體現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勞動對象不同,往往會影響勞動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隨着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對象將日益擴大並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勞動者。勞動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勞動者。勞動者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知識,能夠運用一定勞動資料作用於勞動對象、從事生產實踐活動的人。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類智慧和能力的發展決定着對物質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只有與勞動者的創造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自身的生產力意義,才能變爲現實的生產力。所以,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勞動者一般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現代生產中,腦力勞動者的質量和數量日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高新技術領域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具有直接同一的趨勢。

生產力中還包含着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能夠應用於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基本要素之中而轉化爲實際生產能力。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會引起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素質的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科學應用於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夠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學技術爲勞動者所掌握,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於生產過程的週期日趨縮短,對於生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日益成爲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聯繫着的。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經濟關係。馬克思指出:“爲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繫和關係;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的範圍內,纔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纔會有生產。”生產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政治關係、家庭關係、宗教關係等其他社會關係,都受生產關係的支配和制約。生產關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產品分配關係。廣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再生產的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諸多關係在內的生產關係體系。在生產關係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是最基本的,它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前提,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這種前提決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方面。它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當然,生產關係的其他方面對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表現在當它們適應所有制性質的要求時,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鞏固、發展的作用,反之,就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生產關係作爲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物,“可是這些關係總是同物結合着,並且作爲物出現”。例如,資本的直接表現形態是生產中物的要素,但它實質是一種生產關係。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後者體現在一個物上,並賦予這個物以獨特的社會性質。”這表明,分析生產關係必須透過“物”看到“物”後面的人與人的關係。歷史上在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依據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的性質區分爲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爲基礎的生產關係,其根本特徵是:生產資料爲勞動者共同佔有,人們在生產過程中處於平等地位,產品分配上不存在剝削。另一種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爲基礎的生產關係,其根本特徵是:生產資料歸少數非勞動者佔有,勞動者佔有很少或根本沒有生產資料並在生產中處於被支配地位,人與人的關係包含剝削關係。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在二者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是居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歷史上的各種生產關係都是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的。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產關係。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可見,生產力狀況是生產關係形成的客觀前提和物質基礎。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革。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發展需要的產物,只有當它爲生產力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時才能夠存在。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原本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係便由新變舊,走向自己的反面。當生產關係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人們就要變革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主要表現爲兩種情形: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反作用的實際過程和情形是十分複雜的。新的生產關係總體上基本適合生產力發展,但並不排除它的某些環節或方面不適合生產力狀況而阻礙其發展;舊的生產關係總體上基本不適合生產力發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環節或方面的調整和改變,能夠暫時地、局部地對生產力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生產關係落後於生產力固然會阻礙其發展;而由於人爲的原因使某種生產關係“超越”生產力水平,這種“拔高”了的生產關係也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條件下,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尤爲突出。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爲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就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稱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這一規律就內容看,概括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方面,生產力的狀況決定一定的生產關係的產生及其變化發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對生產力發展起着促進作用,反之將起着阻礙作用。從過程上看,這一規律表現爲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總是從基本相適合到基本不相適合,再到基本相適合;與此相適應,生產關係也總是從相對穩定到新舊更替,再到相對穩定。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這種矛盾運動循環往復、不斷推動社會生產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逐步走向高級階段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具有極爲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首先,這一原理在人類思想史上徹底否定了以“道德說教”作爲評判歷史功過是非的思想體系,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馬克思明確指出,判斷一個變革時代不能以該時代的意識爲依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正是根據上述根本觀點,馬克思主義正確闡釋了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及其歷史正當性問題;正確評價了歷史和現實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種社會集團的理論、主張等,爲正確認識社會和歷史提供了基本觀點和方法。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依據。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自覺地認識和把握這一規律,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掃除生產力發展的障礙作爲自己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

在當前,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原理,就要敏銳地把握社會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另一個基本規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一規律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理解經濟基礎的內涵,要把握兩點:其一,經濟基礎的實質是社會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質社會關係。社會實際運行過程是複雜的,在一定社會內部往往存在着多種而不是單一的經濟關係,有這種社會脫胎出來的、前一社會殘存的或其他社會的經濟基礎成分,也會有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的萌芽。但決定一個社會性質的是其佔支配地位的經濟基礎。其二,經濟基礎與經濟體制具有內在聯繫。經濟體制是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採取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具體實現形式。經濟體制與生產力發展的關係更爲直接、更爲具體,在實踐中它總是與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因此,經濟體制的選擇是否得當,對於基本經濟制度即生產關係的自我完善和生產力的發展往往起着極爲重大的作用。

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上層建築由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政治組織等兩部分構成。意識形態又稱爲觀念上層建築,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思想觀點。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和政治組織又稱爲政治上層建築,包括: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觀念上層建築和政治上層建築的關係是:首先,政治上層建築是在一定意識形態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其次,政治上層建築一旦形成,就成爲一種現實的力量,影響並制約着人們的思想理論觀點。

在整個上層建築中,政治上層建築居主導地位,國家政權是核心。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原始社會,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主要組織形式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社會秩序依靠傳統習慣和氏族首領的威信來維繫。國家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爲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爲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互相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鬥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秩序’的範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於社會之上並且日益同社會相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

國家同原始氏族組織不同。它是按照地域來劃分國民的,而不再以血緣關係來劃分;它要依靠強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徵收賦稅來維繫。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在階級已經產生且矛盾衝突愈演愈烈的情勢下,爲了把階級鬥爭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內,國家作爲強制性的力量應運而生。國家的實質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它是經濟上佔支配地位的階級爲維護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來的強制性的暴力機關,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爲統治階級。國家是一種具有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職能的有組織的力量。作爲政治統治亦即階級統治,國家是爲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的;但“政治統治到處都是以執行某種社會職能爲基礎,而且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因爲,國家的產生和存在過程,是與社會管理職能的獨立化過程並行不悖的。當國家成爲政治統治的工具時,它實際已經在起着管理社會生活的作用;當國家在管理社會生活時,它並沒有失去其階級統治的性質。國家的對內、對外職能,都是如此。只是經過無產階級專政這種過渡形態,隨着階級消亡,國家纔將“迄今所奪去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國家才能真正成爲社會的代表。但國家和社會完全統一之日,也就是國家消亡之時。國家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馬克思主義依據國家的性質和政權的組織形式,相應地將國家分爲國體和政體兩個方面。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裡,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被統治階級。政體是指統治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具體組織形式,也就是政權構成形式。它表明統治階級採取什麼樣的形式去組織自己的政權,實現自己的統治。一般來說,國體決定政體,政體服從於國體;政體爲國體服務,並對保證國家的性質起重要作用。在當代,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極爲重要的任務。社會主義民主是其他任何國家形態的民主都不能比擬的。因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羣衆當家作主,是對資產階級民主的辯證否定,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從民主的具體形式方面看,資產階級民主已有幾百年的發展經驗,有許多弊端,也有可資借鑑的因素;社會主義民主建立建設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已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當然也面臨着長期發展的任務。

(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辯證統一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得以確立統治地位並鞏固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條件。任何上層建築的產生、存在和發展,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從社會的經濟結構中得到說明。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的變更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變革,並決定着其變革的方向。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集中表現在:爲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服務,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統治階級總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地位,通過國家政權和意識形態的力量,排除異己勢力及其思想,力圖將社會特別是經濟關係控制在“秩序”的範圍之內,維護自己經濟基礎的統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可能是積極的進步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衰退的,當它爲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成爲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反之,就會成爲阻礙社會發展的消極力量。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在實際運行中是極爲複雜的。其一,在同一性質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中,上層建築的不完善部分、沒有反映經濟基礎要求的部分都會同經濟基礎發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中,矛盾更爲複雜,主要表現在:佔統治地位的經濟基礎同舊上層建築的殘餘、未來上層建築的萌芽之間的矛盾;新舊上層建築之間、新舊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等。其三,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上升發展階段時,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一般是適應的;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沒落時期,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變革的客觀要求則是不適應的,其矛盾則變爲對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就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裡的“一定要適合”表明:經濟基礎狀況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方向,決定上層建築相應的調整或變革,而不允許上層建築長時期落後於或不適應自己的發展;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也必須取決於和服從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客觀要求,而不允許上層建築脫離自己的發展狀況和水平。

在當代中國,深入理解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必須正確把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過程中的利益關係,並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加快上層建築領域的改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人們的物質利益關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爲了保障最廣大人民羣衆的物質利益。所以,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積極穩妥地推進上層建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使人民羣衆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些規律決定了社會形態的更替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但是,由於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和曲折性,人類社會發展在遵循一般規律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會形態的內涵

社會形態是關於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範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經濟形態是社會形態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而,馬克思、列寧經常把“社會形態”與“經濟的社會形態”在同一意義上使用,說明“生產關係總和"是社會形態的本質方面。而豎立於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則是社會形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形態的表現。一定的社會形態總要以一定的社會制度形式呈現出來,所以,社會制度也被視爲社會形態的同義語。人類社會是不斷髮展的,社會的根本性變革和進步就是通過社會形態的更替實現的。

(二)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依據生產關係的性質,社會歷史可劃分爲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社會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和一般規律,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

但是就某一國家或民族的社會發展的歷程而言,情況就不一樣了。有的國家在發展中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典型過程,也有的國家在發展中超越了一個甚至幾個社會形態而跨越式地向前發展;有些國家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社會形態性質不夠典型,甚至多種社會形態特徵交叉滲透;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由較爲落後的社會形態快速躍遷爲先進的社會形態,而有些國家的社會形態則長期陷於停滯狀況甚至由先進轉爲長期落後;即使是同一種社會形態,在不同國家也會顯現出不同特點等。所有這些,體現了社會形態更替形式的多樣性。依據俄國社會變革的實踐經驗,列寧曾深刻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爲前提的。”這是對社會形態更替統一性與多樣性辯證關係的符合歷史實際的概括。

(三)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根源於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相統一的過程。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其中,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最終的決定意義。所以,只要把全部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就能夠發現“各國社會現象中的重複性和常規性”,即規律性。就是說,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性,從根本上規定了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會規律一樣,社會形態更替的規律,也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規律的客觀性並不否定人們歷史活動的能動性,並不排斥人們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於某種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性。人們的歷史選擇性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造成了一定歷史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爲人們的歷史選擇提供了基礎、範圍和可能性空間。例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而跨越了資本主義典型發展階段,就是由於具有建立公有制爲主體的生產關係的基本的生產力條件、當時蘇聯社會主義的存在和影響以及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也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一方面,人們的歷史選擇活動總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驅使和制約,因爲在社會歷史領域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們的歷史選擇活動又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爲歷史過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人們的歷史選擇只有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這就決定了在社會形態更替過程中歷史主體的選擇性活動,必然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

第三,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結底是人民羣衆的選擇性。人們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最終取決於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根本意願以及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和順應程度。歷史是人民羣衆創造的,人民羣衆是社會形態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羣衆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正是在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參與社會變革實現的。列寧指出:“人民羣衆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時期這樣以新社會制度的積極創造者的身分出現。在這樣的時期,人民能夠作出從市儈的漸進主義的狹小尺度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因此,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更替的規律,歸根結底會通過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選擇表現出來。

(四)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社會形態的更替,還表現爲歷史的前進性與曲折性、漸進性與跨越性的統一。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漸進性主要是指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其歷史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但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漸進性並不否認歷史發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種新社會制度取代舊社會制度,往往並不是從舊社會制度發展較爲充分的典型國家開始,而更易於在舊制度發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這既體現了社會形態更替過程的曲折性,又爲社會形態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條件和歷史契機。例如,資本主義制度是在歐洲而並非在封建制度高度發展完善的中國等東方國家首先取得勝利,社會主義首先是在俄國、中國等國家而並非在歐美各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獲得成功,都是明顯的例證。封建制取代奴隸制的過程也有某些類似的情況。在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社會形態更替的反覆甚至倒退,是時常出現的。從世界歷史上看,每一次社會制度的變革,無不經過曲折反覆的鬥爭;每一個新生的社會制度,無不有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作爲人類歷史迄今最進步的社會形態,它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某種跨越性,是合乎規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後勝利,必然要經過曲折複雜的鬥爭和長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某種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也是難免的。但歷史車輪前進的總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它所呈現的曲折,必將以社會的巨大進步來補償。社會主義光輝燦爛的未來,必將進一步爲世人所矚目。

第二節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舊的社會歷史理論往往把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歸結爲人們的思想動機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會歷史的真正奧秘。唯物史觀超越了唯心史觀,它沒有停留在“精神動力”的層面上認識社會歷史,而是透過歷史的表象,進一步探尋並發現了社會歷史深處的“動力的動力”: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動力;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鬥爭、社會革命、社會改革等,在社會發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社會領域也不例外。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從社會領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來看,社會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會基本矛盾就是指貫穿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並規定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着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規定並反映了社會的基本結構的性質和基本面貌,涉及社會的基本領域,囊括社會結構的主要方面。社會基本結構主要包括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經濟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濟結構是指生產方式,包含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狹義的經濟結構是指經濟關係或經濟制度。政治結構是指建立在經濟結構之上的政治上層建築,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觀念結構主要是指以經濟結構爲基礎,並反映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社會意識形態,即觀念上層建築。社會基本矛盾實際上也就是社會基本結構要素之間的矛盾。

(二)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作爲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不能任意選擇的物質力量和歷史活動的前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進而決定其他社會關係的基本面貌,決定世界發展的歷史進程。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活動範圍越來越擴大,各民族的交往越來越多,人類歷史逐漸由“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

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內容,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尺度。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作爲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基礎的物質生產存在着雙重關係:體現在生產力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體現在生產關係中的人與人的關係。這雙重關係猶如社會歷史的經緯線,構成了社會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產力發展既是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基本內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的基礎。只有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纔有可能充分滿足人民羣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一切歷史衝突的根源”,決定着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一基本矛盾的運動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更爲基本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決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時,生產力就必然要求改變或變革生產關係,而一旦生產關係或經濟基礎狀況發生了變化,就會同原有的上層建築發生矛盾,並要求改變舊的上層建築。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發展又會引發其他社會矛盾的產生和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也會影響和制約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因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最終解決還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的解決。生產關係變革或經濟基礎的變化,不僅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也受制於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層建築的變化或變革。當上層建築適應新的經濟基礎時,也就必然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進步。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狀況並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時,只有解決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才能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進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最後,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社會基本矛盾要通過一定社會的階層或階級的矛盾表現出來,或表現爲不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甚至衝突。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會導致代表或擁護不同生產力、生產關係、政治法律制度的階級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階級之間的利益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階級鬥爭甚至社會革命,進而促使一定社會形態的變遷、更替。在同一社會形態的發展中,社會基本矛盾通常是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對社會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種程度的解決,從而促進社會發展。無論是階級鬥爭、社會革命,還是社會改革,都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

二、階級鬥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階級鬥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離開了階級鬥爭,就無法理解階級社會的發展。“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

(一)階級和階級鬥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纔出現的社會現象

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也是一個歷史範疇。階級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是同經濟發展過程聯繫在一起的。

階級鬥爭是階級利益根本衝突的對抗階級之間的對立和鬥爭。階級鬥爭根源於階級之間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根源於社會經濟關係的衝突。一切階級鬥爭,歸根結底都是圍繞着經濟利益這個軸心展開的。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都總是憑藉它們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和在生產體系中所處的統治地位,對被剝削階級實行殘酷的壓榨和掠奪。同時,爲了維持和加強他們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又必然對被統治階級實行政治統治和思想控制。被剝削階級爲了維持自己的生存,擺脫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來進行反抗。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客觀存在的必然現象,並貫穿於階級社會的全部發展過程。

(二)階級鬥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在階級社會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通過階級鬥爭表現出來。社會發展的經濟動因與階級鬥爭動力是聯繫在一起的。

階級鬥爭對階級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的更替中。當社會基本矛盾尖銳化時,即當舊的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時,維護舊的生產關係的反動階級,必然同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先進階級形成尖銳的對抗。這時,只有通過先進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革命鬥爭,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才能建立新的社會形態,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前進。階級鬥爭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被剝削階級反對剝削階級的鬥爭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剝削階級的統治,迫使反動統治階級作出某些讓步,不得不調整某些經濟關係和政策,使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階級鬥爭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它的作用是歷史的、變化的。對於階級鬥爭的歷史作用,必須從不同時代生產發展的狀況、社會基本矛盾的狀況來說明。不能脫離客觀現實,片面否認或誇大階級鬥爭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

堅持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鬥爭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階級分析方法爲我們透過紛繁複雜的階級社會現象,認識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指導。階級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動態地分析階級狀況,分析各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準確把握各階級之間的關係和階級力量的對比,把握社會運動和社會生活的脈搏。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據。在認識和處理階級矛盾時,要嚴格區分階級矛盾和非階級矛盾,區分對抗階級與非對抗階級之間的矛盾,區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

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級鬥爭,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科學判斷。

三、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動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

(一)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

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革命。作爲歷史唯物主義範疇的革命,亦稱社會革命,它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社會形態的質變。社會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國家政權從反動階級手裡轉移到革命階級手裡,是實現社會形態變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標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推翻奴隸制的新興地主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興資產階級革命,以及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革命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生產力的發展和舊的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舊的上層建築之間出現矛盾衝突,是社會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社會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勢下發生的。它的爆發既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如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又要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如革命階級的覺悟程度、組織程度和羣衆的發動程度等。

(二)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首先,社會革命是實現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手段和決定性環節。當舊的生產關係嚴重阻礙生產力,舊的上層建築又極力維護舊的經濟基礎時,必須通過社會革命這一手段來摧毀或掃除歷史前進的障礙。其次,社會革命能充分發揮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偉大作用。由於社會革命代表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夠充分激發他們的革命熱情和聰明才智。而且,社會革命還能夠極大地教育和鍛鍊包括革命階級在內的廣大人民羣衆。最後,無產階級革命將會爲消除階級對抗,並充分利用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而創造條件。

馬克思主義重視革命的偉大作用,同時也不否認改良作爲革命的一種補充手段、爲爭取勞動者境況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不拒絕改良,但反對改良主義。因爲改良主義主張用改良代替社會革命,不觸及社會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掃除社會發展的障礙,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爲阻礙革命的絆腳石。

四、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規律作用的結果,不僅表現爲通過革命實現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取代舊的社會制度,而且表現爲通過改革實現社會的自我調整和局部改善,即實現在社會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舊的社會體制的變革。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爲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的革新舉措。

改革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現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在一定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當社會基本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會革命的程度時,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徑或手段,來改變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社會改革所涉及的領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說,社會革命適用於解決現存的社會基本制度問題,把生產力從已不能容納它的舊的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那麼,社會改革則適用於解決舊的社會體制,在不改變社會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某些方面和環節進行變革,從而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改革。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是爲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改革的直接對象是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和思想觀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體制取代舊體制,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從用新體制代替舊體制並解放生產力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不斷破除了束縛經濟社會發展的舊觀念和舊體制,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五、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作爲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是一個複合概念。科學和技術既相區別,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科學主要分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與手段。科學活動主要是一種認識活動或精神性活動;技術活動主要是一種生產性、實踐性活動。科學和技術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在今天,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日益融爲一體。

(一)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

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馬克思對科學技術的偉大歷史作用作過精闢而形象的概括,認爲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槓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首先,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一,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科技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動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變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使勞動力結構向着智能化趨勢發展。其二,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的勞動方式正在經歷着由機械自動化走向智能自動化、由局部自動化走向大系統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其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新的技術革命在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的同時,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例迅速增長,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比例日益增長。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進而推動生產的分工和協作的廣泛發展,並使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最終必然會導致生產關係的變革。

其次,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科技革命把人們帶入了信息時代。伴隨科技迅速發展而來的是“知識爆炸”,要求人們不斷更新和充實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日益成爲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爲人們提供了處理、存儲和傳遞信息的手段,給學習、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爲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閒暇時間增多,爲人們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使人們能更多地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最後,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科技革命首先通過改變社會環境來促使思維方式的發展,如擴大了人們的交往,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現代科技革命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影響思維主體、思維客體和思維工具,引起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們具有了新的知識理論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能夠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領域、新課題。

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有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二)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

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於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後果。科學技術作用的實現要受一定客觀條件,諸如社會制度、利益關係等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觀條件如人們的觀念和認識水平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發展標誌着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意味着能夠更多地創造出人們所需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於對科學技術應用不當等原因,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後果。一種情形是由於對自然規律和人與自然關係認識不夠,或缺乏對科學技術消極後果的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而產生的。例如,在發展現代工業的過程中,違反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在農業生產中濫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壤板結以及開發利用原子能所帶來的消極後果等,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還有一種情形與一定的社會制度有關。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並非都能使人們擺脫貧困,並非都能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科學技術有時“表現爲異己的、敵對的和統治的權力”。世界上的霸權主義者利用現代科技發展武器,入侵他國,造成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就是一個例證。

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全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短缺、能源和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全球問題”的出現,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些問題是由於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認識和實踐的複雜問題。解決“全球問題”有賴於多方面的努力和條件。要用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樹立全球觀念和危機意識,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狹隘視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爲;要正確對待自然和社會的關係,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要增強人們合理控制各種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能力和手段,爲人類擺脫困境創造新的物質條件。當然,如果問題是由社會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變革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形式。

第三節

※※ 一、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怎樣看待人民羣衆和個人的歷史作用?這是在社會認識史上長期困擾人們的難題。唯物史觀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它不僅從客體的角度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而且從主體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羣衆和個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一)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佔統治地位的歷史觀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否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抹煞人民羣衆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因而這樣的觀點被稱爲英雄史觀。

英雄史觀的產生有其深刻的認識根源、社會歷史根源和階級根源。從認識根源看,英雄史觀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爲停留於歷史現象的表面,把活動在歷史舞臺前面的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們的意識的作用加以誇大並絕對化,而把默默無聞的廣大人民羣衆及其歷史活動置於視野之外。從社會歷史根源看,英雄史觀的產生同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大多數人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少數人從事政治統治、壟斷精神文化生活有關。廣大人民羣衆在私有制社會處於無權的地位,受剝削,受壓迫,其積極性備受壓抑,其歷史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和社會應有的承認,而少數剝削階級則掌握經濟、政治權力,高高在上,獨斷專行,似乎他們在爲所欲爲地主宰歷史。這就爲英雄史觀的產生提供了社會土壤。從階級根源看,剝削階級的思想家爲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於階級偏見,不敢承認廣大人民羣衆的歷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觀來爲自己服務。這是英雄史觀得以產生並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與唯心史觀相反,唯物史觀主張,“全部歷史本來是由個人活動構成,而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解釋這些活動”。人是現實的社會中的人,要說明歷史創造者問題,必須全面、具體、歷史地考察和分析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二)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社會歷史是由現實的個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羣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這種現實的人,是基於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現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係。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而且通過一定的創造物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確證。勞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勞動發展史是理解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同樣也是理解社會歷史創造過程和歷史創造者的關鍵。人們創造歷史的第一個或最基本的活動是生產勞動。

人的現實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本質的又一重要觀點。它告訴我們,人不僅作爲“類”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本質區別;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人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特別是經濟關係中;人的本質是變化、發展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這一觀點強調了個人與社會的統一,要求人們從一定的社會關係包括階級關係中去認識和把握一定羣體和個人的本質和作用。在一定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上或者不同的社會關係中,具有不同社會屬性的個人或羣體,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繫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時堅持瞭如下原則:首先,唯物史觀立足於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其次,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人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最後,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係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

(四)人民羣衆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人民羣衆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羣衆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羣衆有着不同的內容,包含着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羣衆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羣衆及其知識分子。

1.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羣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前進的過程相一致的。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過程中,人民羣衆是順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係的願望的社會力量,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人民羣衆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羣衆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

人民羣衆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廣大的勞動羣衆。作爲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的勞動羣衆,創造了人們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和從事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前提。包括勞動知識分子在內的勞動羣衆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傳播生產經驗,不斷地改進和發明生產工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着生產過程的現代化和繁重體力勞動的逐漸減少,從事科學技術活動的知識分子的腦力勞動將日益成爲創造社會財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產活動。在當代,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廣大知識分子在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創造社會物質財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民羣衆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物質生產活動的主體是人民羣衆,精神生產活動的主體也是人民羣衆。勞動人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爲創造精神財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設施。人民羣衆的生活、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精神產品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一切科學理論,一切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來源於人民羣衆的生活實踐。

人民羣衆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羣衆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並改造着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最終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但卻不會隨生產力的發展自發地實現和完成,而必須藉助人民羣衆的力量。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人民羣衆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要求改進生產關係。人民羣衆是社會革命的主力軍,他們在充當“每一個孕育着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的角色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2.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活動要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經濟條件對於人民羣衆的創造活動有着首要的、決定性的影響。一定歷史階段所達到的生產力水平,是人民羣衆創造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在不同的生產關係或經濟制度中,人民羣衆的經濟地位、經濟利益和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條件對人民羣衆的創造活動也具有直接的影響。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羣衆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權利不同,他們在政治以及其他領域中的創造作用的發揮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條件也是制約人民羣衆創造活動的重要因素。一定歷史時期的人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着一定社會的思想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消極落後的文化意識會削弱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作用。而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則對人民羣衆的創造活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爲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提供了極爲有利的經濟、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條件,但也存在着許多有待完善和改進的方面。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不夠高,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還有不完善之處,科學文化還比較落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改革,加強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調動和發揮人民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理論基礎。羣衆觀點就是堅信人民羣衆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羣衆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羣衆學習的觀點。羣衆路線是在羣衆觀點的指導下形成的,是羣衆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在我國的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羣衆史觀,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羣衆路線,即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路線。羣衆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戰勝敵人的重要“法寶”之一。

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強調了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他尊重羣衆,熱愛人民,總是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和願望,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爲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從而爲我們樹立了堅持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光輝典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主張以人爲本,都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了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觀點。

二、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唯物史觀從人民羣衆創造歷史這一基本前提出發,科學地說明了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社會歷史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

唯物史觀主張在考察個人的歷史作用時,要具體分析個人及其作用的性質、大小。個人是指社會羣體中單個的成員,是社會的一個“分子”。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別。有的人的作用大些,有的人的作用小些;有的人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有的人對歷史發展起阻礙作用。在分析或評價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時,要堅持歷史的、具體的觀點,不應簡單化。

(二)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者,對歷史事件有深刻影響,甚至有時能夠決定個別歷史事件,從而導致歷史發展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重大變化,歷史人物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主要倡導者、發起人、組織者和領導者。歷史人物按其發揮作用的性質,可分爲傑出人物和反面人物。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新的歷史任務往往是由一些歷史人物首先發現或提出來的。他們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解決歷史任務的願望比別人強烈。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夠成爲社會變革的先導,他們爲羣衆指明革命鬥爭的方向,在革命鬥爭中起着領導核心的作用。有些佔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條件下,運用其權力滿足社會某些方面的需要,對歷史發展也會起某種甚至是重大的促進作用。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教育家等的創造性活動,對於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必須明確,不管什麼樣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都要受到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而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

(三)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

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傑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時勢造英雄,傑出人物的出現具有必然性。傑出人物會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對社會進程發生影響,但這些作用僅僅是歷史進程中的偶然性現象,只能夠成爲社會發展的個別原因。他們憑藉自己的才能,雖然也能使具體歷史事變的外貌或某些後果改變,但終究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歷史人物活動的社會制約性,割裂必然與偶然的關係,就勢必會誇大個人的作用,進而否定或歪曲歷史發展的規律。

歷史人物的作用性質取決於他們的思想、行爲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否符合人民羣衆的意願。只有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羣衆的意願,歷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作用,否則,如果違背了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性或必然性,歷史人物也會走向反面。

(四)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

根據歷史人物所具有的歷史特徵和階級特點,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歷史分析方法要求從特定的歷史背景出發,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進行具體的、全面的考察。階級分析方法要求把歷史人物置於一定的階級關係中,同他所屬的階級聯繫起來加以考察和評價。

重 點 總 結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原理。這一原理劃清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界限,闡明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的原理,爲認識社會歷史和社會生活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指導。

2.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這一原理闡明瞭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本矛盾,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要求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從而正確地回答了人類社會爲什麼會發展及其怎樣發展的問題。它要求人們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要求無產階級政黨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制訂正確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爭取實現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

3.階級和階級鬥爭的理論。階級與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與階級鬥爭雖然只存在於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但這一理論在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它爲認識階級社會及其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基本線索,爲無產階級和革命羣衆打碎舊世界找到了一條根本途徑。在社會主義歷史時期,要十分注意正確認識和處理階級鬥爭問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4.人民羣衆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這一原理闡明瞭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社會規律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羣衆的創造性活動,社會歷史的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的結果。它要求人們樹立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羣衆觀點,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