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奈川縣福祉設施殺人事件凸顯出日本因應少子高齡化社會政策面上的不足,照護人才缺乏、薪資低等問題存在已久,使得老人院等社會福祉設施近來屢傳出霸凌、殺人事件,而兇嫌往往是負責照護的職員。
在日本照護業工作時間長又是重勞動,薪資還比其他行業低,因此相當沒人氣,但也有不少找不到工作、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無奈地投入照護業,卻把不滿的情緒發泄在弱勢族羣身上。
去年神奈川縣川崎市的老人院發生老人相繼墜樓身亡事件,後來發現是前員工趁半夜將老人抱到陽臺並推下樓,他供稱因工作繁重,老人任性、不聽話,使他壓力過大。
「津久井山百合園」園長26日向神奈川縣知事黑巖祐治說明指出,「植鬆2012年開始工作時還是個普通的人,但突然有了想殺殘障者的言行,他雖然沒有動手打人,但他2月寫信給衆院議長後,才發覺問題的嚴重性。」「因認爲他不適任,故找他私下談,最後他自行辭職,離職後就沒再聯絡。」
《產經新聞》的報導中引述大阪市立大學研究所社會福祉學副教授野村恭代的發言指出,「照顧溝通困難的身心障礙者,可能使一些職員倍感壓力,故必須經常與職員溝通,提供輔導支援。」
「津久井山百合園」官網的求才啓事事發後也大受注目。該設施正在招募照顧身心障礙者日常起居的時薪勞工,早班時薪爲970至1070日圓,大夜班從18時工作到隔日上午8時,中間休息2小時,時薪約905日圓(約新臺幣278元),是神奈川縣規定的最低薪資。
網上隨即出現許多爲照護人才叫屈的留言,例如,「福祉、照護的工作環境,工作越久就越容易得心病」、「爲何看護業薪資那麼低?」、「太低了,真可憐!」、「應該更加尊重照護和福祉相關職業,設法改善他們的待遇纔對」。
日本總務省統計,2013年約有10萬人因照護親人的理由離職,安倍政府也提出要讓「照護離職率減爲零」的目標。此外,照護設施不足、照護人員薪資低等問題都有待解決。
日本政府擬引進外勞解決照護人才不足的燃眉之急,然而因應試門檻高,既要求專業知識,又要求日語能力,使得想仰仗外勞的對策也成爲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