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競選

散文

兒子決定要去競選。他很緊張。

在今天這個時代,參加選舉不再是特權,而是公民的權利,有時甚至是義務。大到總統選舉,小到地方社區選舉,世界各地每天都在選舉。除了還沒到法定年齡的孩童和少年,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選舉經歷。

但是,只有很少數的人蔘加過競選,而最後能勝選的人就更少了。參加競選的人,都是勇氣和才能過人。外人看到的是競選者在臺上激昂演說、在臺下與民衆親切互動。但是隻有他自己心裡才最清楚,那自信的背後是多大的壓力,出場前他也許還在發抖呢。

兒子感到緊張,說明他把競選當作一項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不緊張,反倒令人擔心了。

爲了幫助他放鬆,也是爲了比大衆早一刻了解他的競選內容,我建議他不妨在家裡做一場迷你演講。如果能獲得家人的贊成票,那就是邁向勝選的第一步。他同意了。

我自薦當競選義工兼做會場主持。擺好桌椅,接上話筒和投影儀,播放快節奏的集會音樂,安排聽衆(家人)進入會場,然後向只有三個人的聽衆席鄭重介紹馬上就要發表第一場競選演說的候選人,我們家的第一位參政者。

演講很流暢。

話筒沒有打開。在這個小小會客廳裡,用高音喇叭把我們這第一批現場支持者都震成聾子可不明智。投影儀也沒派上用場。兒子一邊演講,一邊把他的想法簡單明瞭地畫在一張A4的白紙上。人們都說,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張圖畫。兒子給我們做了一個絕好的示範。

演講結束了。

現場聽衆迫不及待地熱烈鼓掌,還學着電視上的畫面高呼着兒子的乳名,而不是他的大名。對我們這些臨時聽衆,要想時刻把自己和侯選人的身分分清楚,看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對演講內容讚許有加。但別以爲我們的掌聲和稱讚僅僅是出於親情。事實上,兒子的演講的確包含了成功演講的三個要素: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然後把這兩部分內容清楚地解釋給聽衆。

但是一個成功競選在成功演講之上還要有新意。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兒子還提出了一項改革建議,希望競選成功以後把任期縮短,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爲大家服務。

我代表所有在場的聽衆宣佈:如果今天是選舉日,我們是唯一的選民,兒子是唯一的候選人,那他肯定大獲全勝。

我們的熱情鼓舞了兒子。

但我知道,家人的讚許(或是批評)畢竟有太多的不客觀成分。兒子要面對的,是其他同樣在家庭演講中受到鼓舞的候選人,還有不知道他的乳名的選民。

我們希望他勝選。勝選能讓他對自己選擇的方向更自信。

但是與此同時,我又隱約希望他不要一擊即中。失敗的痛苦與失望能幫他看到自己的弱點,聽到真正的大衆的聲音,更能讓他切身體會到,成功從來都是來之不易。

他出生成長的這個時代,是一個連孩子犯了過錯都要受到表揚鼓勵的時代。熱情投入之後遭遇一次失敗,對他的成長未必是件壞事。

畢竟他才10歲。雖然競選班代表對他是天大的事,但那隻不過是今後無數競爭之前的一次小小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