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進化論! 內蒙「植物龐貝城」大發現

內蒙烏達地區發現近3億年前的「植物龐貝城」。(圖/取自新華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更高等的生物總會比低等生物更能適應環境變化,但大陸內蒙發現的「植物龐貝城」中,卻有一個顛覆性的發現,那就是在有些地區,高等的裸子植物居然被低等的孢子植物「趕盡殺絕」。

大約3億年前,內蒙古烏達大地上生長着一片生機盎然的原始森林,那裡長滿了各種植物。原本大家安靜生活着,但幾十公里外的火山突然噴發,且持續噴發兩天,厚厚的火山灰飄到這片森林裡,所有的樹木瞬間被「封」住。這一切,和1713年考古學家發現的義大利龐貝城極其相似。

●高等植物被低等植物趕盡殺絕 顛覆進化論

至於科學家在這座「植物龐貝城」有什麼新發現?10多年來,研究人員先後對森林面貌進行三維重建,「植物龐貝城」的模樣漸漸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位於賀蘭山西北角,保存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大約3億年前,當時地球正處於冰室溫室過渡時期氣候越來越暖,石松類、有節類、瓢葉類蕨類、原始松柏類蘇鐵類等六大植物羣生活在這裡。

蕨類植物構成森林的主體高層植被由原始松柏類科達或石松植物封印木構成;底層植被包括有節類植物楔葉星葉等。最高的樹木是石松類,最高能長到30米。最粗的樹幹直徑能達到1米左右,但大部分的樹木直徑只有碗口那麼大。

▲「植物龐貝城」的化石。(圖/取自新華網)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更高等的生物總會比低等生物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但在這座森林卻有顛覆性的發現,那就是在有些地區,高等的裸子植物居然被低等的孢子植物「趕盡殺絕」。更令人驚奇的是,科研人員甚至發現一種已經滅絕的孢子植物——瓢葉類擬齒葉的完整標本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王軍博士指出,「從外觀上看,長得和我們現在常見的棕櫚樹差不多,但它早已滅絕,此前古植物學家並不瞭解。」

解密植物化石將有助於揭開全球暖化之謎

這些新發現有什麼意義?王軍和他的研究團隊根據三維復原圖,製作了一張遠古森林的實際復原圖,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爲止唯一一張。「植物復原圖我們在博物館參考書裡見到很多,但這樣的復原是概念性復原,存在着巨大的時間和空間誤差。但是我們的復原圖都是一棵樹一棵樹比對上去的,幾乎沒有誤差。」

▲「植物龐貝城」的化石。(圖/取自新華網)

當然,光製作出實際復原圖還遠遠不夠,王軍和他的研究團隊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探測現代植被隨氣候變換的趨勢。現在地球正步入溫室效應中,在這樣的氣候背景下,植物們該如何適應?會不會有植物出現滅絕?「舉個例子來說,假如地球現在是冰期,將要進入溫室。很多北半球生長的植物或者是農作物就可能適應不了,我們該如何提前做好準備。」

現在全球有10多個國家、30多個科學院一起參與研究,王軍表示,「應該說,『植物龐貝城』所屬的氣候環境和現在很類似。植物化石的變化,往往是這一時期環境及氣候變化的最好證據,因此,對這些化石證據進行解密,將有助於揭開全球變暖之謎,對探究現代植被隨氣候變換的趨勢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更多《ETtoday新聞雲》的精彩內容

距今3億年 內蒙發現火山灰掩埋的「植物龐貝城」